從中國到美國和歐洲的空運價格在 12 月創紀錄的假日季節之后“暴跌”。
從中國到美國的價格在 12 月 13 日達到每公斤 15.13 美元的峰值,這是根據 TAC 指數記錄的最高價格,但此后下跌近 30% 至 10.68 美元。
到歐洲的運價在 12 月 27 日達到 2021 年的峰值,為每公斤 8.82 美元,并且下降了約 17%,至每公斤 7.34 美元。
Stifel 全球物流高級分析師 Bruce Chan 解釋說:“隨著我們進入季節性的第一季度空運低谷,運費終于開始降溫,2021 年的高峰期比之前三年中的任何一年都要高得多,也更加明顯,”為 BAI 指數。
“不幸的是,我們預計新的一年情況不會有什么變化。海運和港口碼頭擁堵幾乎沒有改善的跡象,美國的公路和鐵路基礎設施也在努力應對自己的問題。
“因此,空運仍然是解決必須解決的供應鏈延遲和短缺問題的唯一選擇。而且,雖然運費可能比大流行前的平均水平高出 2 到 4 倍,但海運運費可能會高出近 10 倍,具體取決于航線。
“因此,從數學上講,傳播范圍更窄——這甚至不考慮速度差異。
他說:“雖然航空貨運價格應該按照正常的季節性模式依次降溫,但我們預計它們的溢價將達到兩位數,甚至比去年的高價還要高。”
Chan 先生指出,Omicron 變體在某些情況下限制了乘客旅行以及貨機運力(參見香港)和坡道運力。但他補充說,新的 Covid 浪潮也“刺激了對 PPE 出貨量的需求”。
他說:“我們正在經歷最近記憶中最長、最強的空運牛市。
“由于更廣泛的供應鏈擁堵幾乎沒有緩解,預計總體需求將保持強勁(例如,我們認為歐洲在庫存恢復曲線上進一步落后于美國,并且有更多的恢復空間)。由于產能仍面臨壓力,我們預計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緩解。我們認為托運人必須繼續積極計劃和預算,因為我們的市場放緩時間表繼續被推遲。”
TAC 董事會顧問 Gareth Sinclair 補充說:“目前幾乎沒有證據表明,隨著積壓貨物的清理和庫存的補充,到農歷新年期間費率會大幅下降。預計整個 2022 年對國際客運航班的需求將受到抑制,因為世界上許多地區的疫苗接種計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下個月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中國的零冠狀病毒政策限制了旅行,因為在新年假期和北京奧運會前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疫情。
Freight Investor Services 航空業務負責人 Peter Stallion 表示,由于中國的零案例政策“繼續限制航空和海運的供應鏈,定價仍然主要集中在現貨和包機市場,而不是 BSA貨運”。
他補充說,由于中國禁止客運貨輪,運力進一步下降。
一個市場出現了利率上升,盡管幅度很小。雖然從印度到美國的運費在 12 月 27 日有所下降,但此后又再次上漲。一位印度貨運代理昨天表示,貨運量有所下降。
“印度以外的貨運量有所下降,市場確實非常疲軟,而且空間充足。但是,運營商的費率仍然沒有下降。”
他補充說,交通擁堵有所緩解。但是,必須提前 15 天向航空公司預訂,而停留時間為三到四天。
上海千亞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上海、深圳兩地設立雙總部模式,15年來,海內外已布局17個千亞服務站點,500+員工,200+服務合作伙伴遍布全球。
千亞專注于國際海運、國際空運、電商物流(FBA+海外倉)三大業務板塊。旗下有麥佳跨境物流(麥佳跨境電商物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千亞速派跨境物流(深圳市千亞速派跨境物流有限公司)專注電商物流,千尋(深圳市千尋物流技術有限公司)專注信息化建設,與上下游更快更優建立數據連接,支持客戶共同實現數字化轉型。
千亞國際物流擁有國家商務部批準的海運、空運雙一級國際貨運代理資質,及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和中國國家交通運輸部簽發的無船承運人(NVOCC)資格,也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世界貨運聯盟(WCA)等多個行業組織成員。
在海運領域,我們深耕加拿大、美國,并在2021年新增了墨西哥航線。15年來我們與各大船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一級合約+一手艙位資源+透明信息平臺+專屬客服模式,累計服務超過10萬多家客戶,并且常被客戶高頻推薦給其小伙伴。近年來,千亞國際物流在(NVOCC)加拿大航線穩居前茅,美國保持在排名top 50并持續超高速增長。
在空運領域,我們長期東南亞包板,今年新增了上海-紐約包機。
在電商物流領域,我們主打美加海卡海派及空派,自有頭程倉庫20000+平米,美國及加拿大自營加合作海外倉逾200000平方英尺,通過頭程傳統優勢資源+海外倉+自研信息化平臺,為客戶提供時效保證超高性價比的電商物流服務。
“承載托付 · 用心引航” ,千亞致力于用專業的綜合物流方案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也歡迎更多小伙伴加入千亞,共創美好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