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區域組織由東盟10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文萊、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參加,旨在消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自由市場的貿易協定,通過各成員國之間相互開放市場,實施區域經濟一體化。
很可惜的是,印度因擔憂對華貿易赤字擴大,在2019年11月的首腦會議上暗示退出,之后就未參加談判。不過RCEP擬對印度設置特別措施,為其能夠早日重返協定提供方便。
RCEP成立后,對外貿尤其是出口企業都有哪些利好?01全球最大自貿協定RCEP協定作為一個現代、全面、高水平和互惠的協定,由序言、20個章節(主要包括貨物貿易、原產地規則、貿易救濟、服務貿易、投資、電子商務、政府采購等章)以及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自然人臨時移動承諾表組成。
RCEP覆蓋人口22億人,占全球30%,成員國GDP達25.6萬億美元,全球占比29.3%,區域內貿易額為10.4萬億美元,占全球總貿易額27.4%,是目前全球涵蓋人口最多、經濟總量最大、貿易額最多的自貿協定。
另一個經常被拿來和RCEP比較的亞太地區重要多邊協定——《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涵蓋11個成員國,覆蓋約5億人口,簽署國的貿易總量約占全球的13.5%。在美國2017年宣布退出后,該協定的11個成員國分別為: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文萊、墨西哥、智利和秘魯。目前該協定已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
中日韓是RCEP經濟體量最大的3個國家。三者之間的貿易關系成為RCEP最大看點。
02零關稅產品數整體將超過90%在貨物貿易方面,15方之間采用雙邊兩兩出價的方式對貨物貿易自由化作出安排,協定生效后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且主要是
立刻降稅到零和10年內降稅到零,使RCEP自貿區有望在較短時間兌現所有貨物貿易自由化承諾。
此外,在提升區域內貿易便利化方面,RCEP的貿易便利化措施主要包括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措施、衛生和植物衛生措施以及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方面的措施。
其中,在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方面,RCEP簡化了海關通關手續,采取預裁定、抵達前處理、信息技術運用等促進海關程序的高效管理手段,在可能情況下,對快運貨物、易腐貨物等爭取實現貨物抵達后6小時內放行,促進了快遞等新型跨境物流發展,推動了果蔬和肉、蛋、奶制品等生鮮產品的快速通關和貿易增長。整體水平超過了世貿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
根據國際智庫測算,
2025年,RCEP可望帶動成員國出口增長比基線多10.4%。
03中日首次達成關稅減讓安排此前,中國已經與東盟十國組建了自由貿易區,
中國-東盟自貿區零關稅已經覆蓋了雙方90%以上的稅目產品。因此RCEP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中日兩國之間首次有了自貿區零關稅協議安排,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作為東亞地區重要經濟體,中日韓三國經濟聯系緊密,然而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自2012年啟動至今已經歷16輪談判仍未成行,這種情況下,此次RCEP協定的達成也被業內視作是一次“折中方案”。
據日本報道,在RCEP框架內,
日本將對80%以上的進口商品免除關稅。預計日本將對86%的中國商品免除進口關稅,對韓國免除81%,對東盟國家免除88%。而日本出口的產品,包括電動汽車發動機、蓄電池零件和鋼鐵制品,將獲得中國86%的進口關稅免除,韓國83%,東盟國家86%至100%。
據日本媒體的報道,中韓兩國都將在協定框架下,分階段撤銷對大約九成日本工業制品設定的關稅,這一點是日本經濟界最為期待的內容。尤其是汽車零部件等日本優勢較大的行業,對華出口的部分產品將在協定生效時直接降到零關稅。
在中國對日出口的主要商品類別中,紡織品可能是收益最大的行業領域。紡織服裝類原先多數面臨日本征收8%-11%左右的進口關稅,而日方在RCEP下承諾逐步下調,
直至15年后將紡織服裝類進口關稅下降至零。另一方面,除了大米、小麥等5項重要農產品之外,日本將對來自中韓兩國的大約五成農產品逐步撤銷關稅,這也會讓日本消費者獲得更多實惠。
04人民幣國際化的深化目前,東盟已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最主要渠道。人民幣在東盟各國越來越受歡迎,滲透率不斷提高。隨著RCEP的不斷深化,會有更多的東盟國家和地區選擇以人民幣進行計價交易,人民幣作為投資和儲備貨幣的功能也會日益凸顯。
05跨境電商受益跨境電商涉及多鏈條多環節運營,RCEP協議的簽署利好跨境電商多個環節,包括降低甚至消除了郵政小包征收關稅的風險、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而降低企業的匯兌風險、降低海外物流倉儲建設成本等。
06中國企業海外建廠更便利RCEP通過建立共同的原產地規則框架以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服務貿易和減少投資壁壘等規則,大大擴展了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范圍。RCEP協議的落地將降低貿易壁壘,改善商品和服務的市場準入,提高貿易和投資的透明度,進一步便利中國企業對外投資。
東南亞一直是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首要地區。2018年,中國對RCEP其他14個國家的投資達到160億美元,占總投資的9%。權威機構預計,隨著RCEP新規則的實施,這一比重2020年將達到14%。
中國得以將本國具有突出競爭力的制造業產能轉移到區域內其他國家,將國內有限的生產資源集中在附加值更高、技術含量更高的產業上,促進國內產業的轉型升級。
同樣認可投資便利這一優點的還有日本企業,日本商工會議所主席三村明夫認為,通過此次的協定,日企在亞洲構筑的供應鏈“將在更廣范圍以更高效率得到強化”,并評價稱“值得高度肯定”。
07RCEP何時生效?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RCEP何時能生效?
根據規定,RCEP協定需15個成員中至少9個成員批準后方可生效,其中要至少包括6個東盟成員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中至少3個國家。接下來RCEP各成員將各自履行國內法律審批程序,努力推動協定早日生效實施。
RCEP簽署后,我國對外簽署的自貿協定將達到19個,自貿伙伴將達到26個,這無疑大大提升我國自貿區網絡的“含金量”。通過RCEP新建立了中日自貿關系,我國與自貿伙伴的貿易占全部貿易覆蓋率將由目前的27%提升到35%。
毫無疑問,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抓住機遇、順應趨勢的外貿人將有更廣闊的“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