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小快遞公司擺停后,國內的快遞行業就漸漸趨于穩定。簡單來說,快遞行業已經被瓜分殆盡。目前的幾大快遞巨頭,都有了自己的穩定市場份額。
不過,在穩定的快遞市場,也禁不起攪局者的“搗亂”。有這么一個外來企業,在進入中國快遞市場后,不惜以賠本的代價,來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這家企業正是來自印尼的——極兔快遞。
相信不少人對這家快遞都不陌生了,著名電商巨頭拼多多,早已和極兔達成了合作,目前拼多多的大部分快遞包裹,都是由極兔快遞來配送的。
入局中國快遞市場不到兩年,極兔成了行業里的異軍突起,而最令人擔憂的,是極兔快遞“不要命”般的打法。
作為全國快遞行業的風向標,義烏市場是各大快遞公司的必爭之地。數據顯示,今年1-3月,義烏全市快遞服務企業累計完成192831.4萬件業務量,同比大增了107.5%,繼續蟬聯全國第一。
不過,在不斷增長的包裹量和業務量背后,各大快遞企業的收入卻并不好看。順豐第一季度預計虧損9億-11億,申通預計虧損0.7億-1億。極兔、百世因“低價傾銷”被罰。
目前快遞市場中的頭部品牌,幾乎無一幸免,而最大的根源就在于,各大快遞企業引起的“價格戰”,極兔快遞的“低價傾銷”首當其沖。
從2013年開始,義烏市場的快遞價格戰便被掀起了,彼時并不出名的百世匯通,突然在義烏開啟了超低價策略,為了搶奪市場,其他快遞企業也紛紛效仿,最終內卷愈發嚴重,直到極兔快遞的出現,義烏快遞市場的價格洼地再次被突破。
由于低價傾銷,極兔和百世在義烏被處罰。不過,快遞價格戰還未結束,極兔已經“盯上”了另外一個市場:快運。
近日,匯森速運和壹米滴答對外宣布達成戰略投資合作,雙方將聯手布局智慧物流和全球化。對于此次兩家的合作,大家更關注的是它們背后的“大佬”。
值得注意的是,匯森速運背后站的正是快遞黑馬——極兔快遞。對于此次壹米滴答和匯森速運達成合作,壹米滴答回應并非是收購,而是業務協同的投資,但是外界對此卻猜測紛紛。
極兔快遞進入中國市場,采用的第一招就是以資本入局,而此次匯森速運和壹米滴答達成合作,也十分像極兔快遞之前的打法——以資本動作入局新業務。
對于外界的猜測,壹米滴答已經回應并非是收購,但是按照極兔快遞進入中國市場的手法,此次合作并沒有那么簡單。
進入中國市場一年多的時間,極兔快遞已經在著手準備IPO的相關事宜了,更何況,還有拼多多這個全球用戶量最大的電商平臺支撐,極兔快遞兩大底牌在手,自然不會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