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拼命向客人證明,我們很好
3月份,不停向客人確認,你們好嗎
2月份,客人問我們,還能發貨嗎
3月份,我們問客人,還能收貨嗎
......
“國內打完上半場,國外繼續下半場,而‘外貿人’要打完全場。”這句話在如今的外貿圈里口口相傳,戲謔中透著幾分心力交瘁的無奈。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鋪天蓋地在海外蔓延,首當其沖受到最大沖擊的是外貿企業,業務量驟減、資金鏈斷裂等等問題在大大小小的外貿公司里屢見不鮮,3月中旬外貿退單潮就已經顯現。外貿工廠接二連三的收到客戶延遲出貨的郵件通知,除了朋友圈流傳的福田實業一天被取消4500噸訂單、Fossil取消訂單重擊東莞企業之外,包括美國、英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在內,不少外貿訂單都在被陸續取消。
政府政策救助只是“及時雨”
我國是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外貿產業鏈帶動的相關就業人數高達1.8億人。穩外貿,事關就業穩定、民生改善以及經濟平穩增長,對于疫情防控全局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近日連續召開多次會議,科學研判當前國際經貿形勢及外需訂單走勢,制定出了涵蓋暢通供應鏈、降低物流成本等關鍵環節一攬子穩外貿“政策包”,而且對于如何有效化解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點堵點提出明確要求,這些舉措對于穩住外貿基本盤、支持廣大外貿企業渡過難關,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外貿企業切忌“病急亂投醫”
當然,部分企業已經開始積極探索“自救”之路,目前多數外貿企業采取的最主要的手段主要集中在
“出口轉內銷”、“轉產防疫用品”。我們首先來看看“出口轉內銷”。從短期看,也未嘗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創收手段。2019年,中國制造業500強規模增長穩中有升,營業收入總額為34.92萬億元,較上年增長為9.67%;資產規模總額為36.47萬億元,較上年增長6.89%。海外營業收入為4.22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1.94%,高出總營業收入增速2.27個百分點。
這樣的數據,足以說明內銷存在很大的市場有待開拓。另外,隨著中美貿易關系摩擦僵持不下,近幾年的市場行情反映出內銷好于外貿,因此內銷市場確實存在更大的潛力。而且,平心而論,我國外貿企業目前出口的產品往往具有優良品質。當這些產品轉向國內銷售時,其產品的優勢應該成為其競爭優勢。
在此情形下,對于擁有絕對實力,尤其是產品實力和技術實力的出口型企業來說,轉戰內銷時最重要的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再來看看轉產防疫用品。但問題是,市場上真的有那么多一手訂單嗎?即使有,真的能分到一杯羹嗎?
首先,國內外醫療物資的需求缺口,肯定是存在的。現在不是沒有貨源,而是沒有靠譜的訂單。最穩定的一手訂單,還是會給到之前這個行業的固定玩家,因為他們最專業、最可靠,跨行業玩家又能分到多少肉呢?
其次,如果全員都做口罩了,供大于求只是時間問題,之后恐怕只能靠打價格戰取勝,企業頂著疫情期間的各種壓力:設備、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獲得生產銷售醫療器械的各類認證難度加大……組建了轉產生產線,對應產生的成本的增加都需要周期來回收。
后期企業一旦陷入價格戰,對于前期成本投入的回收周期勢必會被無限期拉長,
最后的結果極有可能是企業在回收轉產成本上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更不要指望產生利潤了。反而因進一步的資金投入,使企業陷入雪上加霜的窘境。外貿企業自救靠譜策略
1、進行內部調整企業的管理者首先應該考慮企業的組織架構以及維持這一組織架構更好的運轉的政策制度、人員對于產品專業度的培養、資源和時間成本的節約、內部管理以及工作流程的優化、財務運轉效率提升等等關系到企業發展的一系列問題。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及時調整,高效運轉會使企業更迅速地抓住更優質的買家和訂單。
2、建設自主品牌十年前,外貿企業在出口轉內銷時,除了注冊品牌之外,還要考慮招商開局怎么切入等問題。現如今,企業可以利用電商平臺,通過“直播帶貨”等方式,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企業只需集中精力建設品牌,在確定的客戶群體中間樹立品牌認知,借助電商平臺的“快車”,深入拓展國內業務,加快“新國貨”品牌崛起的速度,促進國內消費升級,讓“出口轉內銷”成為企業創收的抓手。
3、加快向科技型企業轉型中國外貿制造業的危機其實已經持續很多年了,海外持續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其實,中國很多制造業普遍門檻不高,像江浙區域很多都是低附加值的輕工產品,這類產品在這次疫情沖擊下,往往影響是最大的。而科技型企業和技術高端企業,往往在產業鏈的最頂級,市場依賴程度也就越高,受到的疫情沖擊自然最少。所以未來外貿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之路變的更加迫切,企業若要長盛不衰,勢必要以科技技術為主導,走高端產業鏈。
4、充分運用政策紅利政府因為疫情持續有很多幫扶企業的政策,比如說落實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等政策,降低企業出口成本。外貿出口企業應該充分了解,理解和運用這些政策紅利為企業發展謀得機遇,降低成本。同時,目前政府會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的覆蓋范圍,降低短期的費率,簡化外經貿管理程序,引導企業無紙化申領進出口許可證件,支持商協會為外貿企業無償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外貿出口企業都應該充分運用這些政策紅利。
另外,對于符合一定條件的出口企業,可以申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認定,獲得資質認定后,企業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企業稅收成本,獲得資金支持。
以深圳市的企業為例,企業在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認定后,可直接獲得下列利益:★稅收優惠: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資助項目:是申報各類型政府專項資金的必備條件
★融資貸款:可以優先獲批各大銀行的貸款
★區里補貼資金:10-30萬
★市里補貼資金:對首次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獎勵性補助5萬元,重新認定企業獎勵性補助3萬元
具體該怎么做
品牌資產固化、確權企業一旦加大投入建設品牌并在戰略發展中相當大程度上對品牌產生依賴,品牌就會成為公司重要的戰略資產,對于品牌資產的固化及權利確認就必然要緊隨著公司的品牌建設的節奏開展。華夏泰和可通過分析企業目前商標布局上的漏洞,完善公司品牌布局,避免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擴大后隨之產生的商標搶注行為,使得公司避免至少千萬的損失;通過為公司建立商標資產儲備、使用及管理全流程體系,使公司的品牌管理體系化,品牌價值最大化。
知識產權整體戰略規劃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知識產權資產建設規劃以及從知識產權資產建設角度出發為企業提供整體戰略規劃的參考。通過對企業現有的技術資產進行盤點、分析及預測,結合企業的科技化轉型戰略規劃,為企業匹配相應的工作規劃,明確企業的知識產權資產建設路徑,明晰企業現階段知識產權資產建設工作重心,并將市場、研發、IP等進行協同關聯。
協助高新申請對企業現有狀況進行評估,協助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認定。除前述企業直接獲得的利益之外,企業申報高新還可獲得以下隱形收益:
★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可以提高企業美譽度,說明負責人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較高的市場開拓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說明企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具有高成長性的企業,具有較好的潛在經濟效益。
★提高企業市場價值。證明企業在本領域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高端技術開發能力,有利于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是企業投標時的重要條件。
★提高企業資本價值。政企采購優先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是吸引地方政府、行業組織對企業實施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的重要條件,也更具有吸引風險投資機構和金融機構的實力,從而推動企業快速投入到產業化經營中去。
寫在最后
危機面前,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任何危機面前多去積極面對,多去擁抱變化,只要努力付出也許危機和機會就在一瞬間,
希望所有2020年的外貿出口逆勢增長,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