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包括了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數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臺建設,推動第三方物流產業科技和商業模式創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化平臺企業和供應鏈企業,促進全社會物流降本增效等指導性意見。
作為一名普通老百姓,我們都沒辦法預知未來5年、10年甚至20年的事情,對行業的選擇比較迷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正是一份行動指南,指引我們個人乃至企業前進的方向。
這就是借勢,只要我們順勢搭上順風車,距離實現“躺贏”也就不遠了。
那么,問題來了。
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上,貨代是重點推進發展的行業嗎?
我們再認真回看一下開篇里提到的《意見》內容:“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數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臺建設,推動第三方物流產業科技和商業模式創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化平臺企業和供應鏈企業。”這幾項都是圍繞物流而展開的,況且貨代與物流本就是息息相關。所以說,貨代行業的春天還遠嗎?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很多人在就業的時候都會首選互聯網行業,以進入大廠作為職業目標,我們也很少聽到身邊有人討論貨代行業,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接觸不到,所以貨代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陌生的。直至這兩年疫情的發生,造成了天價運費以及一箱難求的現象,有些貨代人在此期間賺得盆滿缽滿,實現了買房買車的夢想,貨代才因此進入到了大眾的視野,被廣大人們所得知。
那么,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對貨代行業有何影響?每一份政策都蘊藏著機遇,若能好好把握,必能成就創新變革先行者。
對貨代行業來說,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絕大的利好。因為此行業具備很強的區域性,基本都是集中在國內八大港口的城市,而且每個城市的信息缺乏互通互聯,存在貨物運輸上的“堵”點。
一個真實案例:一個在山東的貨代銷售,他的客戶在廈門開拓了新業務,需要在廈門發貨到美國的洛杉磯,每個月大概都需要發200個柜子的貨,客戶就咨詢他是否有廈門這邊的資源,可以直接合作發貨。因為客戶和他合作了很多年,對他很信任,他也很想賺這筆錢,可是他對廈門的貨代同行是零接軌,不敢把不熟悉的貨代隨便介紹給客戶,所以他完全沒辦法接這個單子,眼睜睜就看著這個單子流失了。因此,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打通堵點,促進貨代行業在全國市場的信息流通,促進全社會貨代降本增效,打破地域之間的壁壘和屏障,是建設現代流通網絡中的重要一環。
為建設現代流通網絡,國家物流樞紐網絡建設將被納入日程,第三方物流平臺的搭建與推廣也將會得到鼓勵,這對于貨代行業的發展蘊含著巨大機會,因為中國貨代行業雖經過了二三十年的發展,但業務模式依然很傳統。可以說,在如今這個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早已不斷地融入到了每個傳統行業中,但卻唯獨沒滲透到貨代行業。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很多人都覺得“貨代是夕陽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很狹窄”。
貨代作為典型的服務行業,數字化轉型早已是大勢所趨。此次《意見》的發布,既是貨代行業向數據智能化發展的推動力,更成為了貨代行業“進化”的大好時機。
罌火蟲平臺迎合國家政策,帶領貨代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迎合國家政策,順應市場環境。深圳市環世創源科技有限公司進入新領域,開創新業務,自主研發了一款貨代專屬的社交平臺——罌火蟲,希望通過互聯網改造貨代行業,帶領貨代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
罌火蟲,作為貨代行業的互聯網平臺,平臺不僅多重鏈接了人、艙、場,更是讓每一個有夢想、有追求的貨代人,都能夠有機會看見并鏈接更大的世界。
罌火蟲,平臺通過整合國內八大港口的航運信息,能夠幫助貨代銷售更便捷查詢運價、線上訂艙、訂單可視化管理、實時追蹤貨單,形成交易新形態,讓從業者實現足不出戶就能做生意。
罌火蟲, 搭建了以“人”為核心的社交分享平臺。用戶在平臺里可以全方位打造個人IP ,生成個人電子名片、分享個人圖文信息和個人視頻,全方位提升貨代銷售的個人核心競爭力。不同區域的用戶在平臺里可以實現信息更快速交換,“盤活”行業資源,不僅實現了貨代行業從單點化、區域化,向貨代生態大系統轉型,更是與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政策相吻合,值得期待!
盡管路途艱辛,但我們非常有信心,在此次國家政策指導下,罌火蟲平臺必能領跑賽道,順勢爆發!
識別圖中二維碼,快速下載罌火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