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外貿獲客方式有哪些,排名如何?這里有一份外貿專業論壇——福步論壇的客戶開發來源統計,可見,主動營銷開發方式獲得的客戶更多,而且數據遠遠高于其他方式。孚盟MX等外貿CRM軟件屬于主動獲客的常用方式。獲客寶(獲取WhatsApp賬號等)也是主動營銷方式。
根據該排名表,國際站排名第2,展會排第3(如今受疫情影響,現在展會的排名會下降很多),Facebook等SNS平臺排名第4,制造網排名第5,獨立站SEO排第6,谷歌推廣排名第7,B2C平臺排名第8。
那么下面來分析一下,主動營銷和被動營銷的區別,看看為什么主動營銷獲客更多?
有的老板會說“我每天從B2B平臺來很多詢盤,我的銷售也很忙,哪有時間和精力再去做什么主動營銷?”首先,你要想在B2B平臺獲得很多詢盤,付出的代價是要投入很高的營銷費用,這個相互競價,價格不斷拉高,今天10塊明天就可能15塊,而且平臺上采購商可以查看到很多供應商,也不會只向一家詢盤。于是,你會陷入一個怪圈,就是一頭的營銷費用會很高,一頭為了成交還要打價格戰,辛辛苦苦忙活了很久卻利潤稀薄,而且客戶黏性很低,一旦平臺上有價格更低的商家,很可能客戶就會另作選擇。而且B2B平臺上用戶資源是平臺的,不是外貿企業自家的,營銷費用高,客戶留存難。
此外,即便現在詢盤很多,您現在的外貿人員,算你平均1名銷售員1天10個詢盤不少了,那么最多1個銷售員1個上午就處理完了,那您的人員下午干嗎呢?
銷售員就應該嘗試著主動去開發客戶,不至于天天就靠守株待兔的過日子呀。被動等待是有一定客戶,但守株待兔不確定性很大,而且久了銷售員就會產生惰性,而主動營銷則可以主動去挖掘客戶信息,也許客戶今天沒需求,但你持續和客戶保持聯系,在客戶那邊刷存在感,客戶在有需求的時候是會想到你的。很多公司,最后死在了墨守成規被動等待上,而成長型的企業,能夠看到銷售背后的邏輯,就是要
主動營銷精準出擊,這樣的企業才具備可持續性。
再問大家一個問題,比如現在你要把你的產品賣到美國去,現在給你兩種方式:一個是從Google上尋找企業信息,一個給你全球貿易大數據,你覺得哪個方式好呢?一般的人會說,我兩個方式都試試,然后比較一下哪個好,但其實明白銷售邏輯的人會知道,顯然是全球貿易大數據更好,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更為
精準。
首先你千辛萬苦從Google搜索來的數據,你并不知道這些企業是否要外貿需求,比如人家就是(美國國內)自產自銷型的企業呢,難道你打電話苦口婆心地勸說他要從中國進口?當然也許有一定可能,但可能性較低。
相比而言,通過孚盟MX全球貿易大數據,你能夠查看美國哪些企業有采購這類產品的記錄,可選時間段查看不同時期的采購記錄,有采購記錄特別是近期的記錄,說明這個客戶有這個產品的采購需求,還會從中國進口,這樣的企業信息是精準的,而且通過孚盟MX能夠找到這家企業對應的關鍵人的聯系方式,比如郵箱、社媒等信息,可以進一步跟進聯系。此外,還可以通過剖析供應鏈上下游交易數據,通過分析某采購商的供應商的其他采購商,有機會發現外貿同行有哪些采購商,這樣就可以獲得更多商業機會。
你在主動營銷持續影響客戶,而你的同行沒有影響客戶,等客戶有了需求,你覺得客戶會想到你還是你的同行呢?當然,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影響客戶并非只是機械地發產品介紹,也可以發節慶祝福、生日祝福、行業資訊等等,要給客戶提供價值,這樣的影響效果才更好。
大公司肯定是有條件做主動營銷的,也是必須要做的,但有的小公司老板會說:“我的公司很小,就幾個人,哪里需要什么系統啊?”B2B平臺,其實是大公司的舞臺,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投入,不是小公司能承受的,小公司在B2B平臺上的競爭力更低,因此,更需要采用孚盟MX這樣的主動營銷工具。此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因為人少,更需要借助工具,彌補人力上的缺乏,提高效率和單人的產出業績。
關于外貿獲客方式,您有什么見解?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