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懂得什么是營銷:
打開百度,輸入營銷,很遺憾,我看到的全都是廣告,百度真的“死了”么QAQ
然后我翻看書籍 營銷,國外叫Marketing,營銷是指某一組織為滿足顧客而從事的一系列活動。
那么今天要說的是內容營銷
為什么內容營銷那么重要?
對于內容營銷在業務員的口中提到的并不多,對于大多數做業務的朋友來說,還是比較傾向去關注怎么去找客戶,寫開發信,跟進客戶,談判等內容. 但正如文章提到,我們如今的交易入口已經開始改變了.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幾個概念:
流量一直是營銷最重要的環節,給大家看下流量最多的前三個平臺
1.Google搜索引擎,老大依然是老大,流量最大
2.YouTube 這是個視頻網站
3.Facebook 社交平臺
那么阿里巴巴的流量是多少呢,日均訪問量是212.79萬,綜合排名第165位,而且中國用戶占了25.1%
這些數據都是從一個叫Alexa的流量排名網站搜索出來的
(1)流量入口:如谷歌廣告點擊付費,流量越多,詢盤越多,只要你舍得花錢,那么詢盤就不會斷。現狀如圖
(2)價格入口:阿里巴巴平臺上打價格戰,本質上玩的就是價格游戲。你的價格比競爭對手低,你就有客戶。利用價格優勢形成的交易入口.
現狀:信息透明化,價格競爭導致利潤越來越低.
在未來幾年,入口會巨大變化,“流量入口”和“價格入口”將逐步失效,以后生意的入口,只會向以下兩個入口傾斜:
(1)人格入口:也就是我們平常在SNS上看到的網紅.
(2)知識入口:也就是內容營銷,Content market.
認識了以上的情況,那么我們就需要多關注下內容營銷的東西. (畢竟是個能幫助你彎道超車的技能)
What: 我在內容營銷的知識上學到了什么?
隨著對學習認識的深入,如今學習不再是求多,而是求“精”. 首先,在聽完了演講和課程后,我會先挑出他們演講中最重要的那20%,然后再從這20%的知識中再細分20%. 也就是4%,4%之后再細分20%,也就是大概剩下1%. 只要我把這1%的最重要的東西給摸透,并且能應用到自己的工作當中,其實就夠了. 那么這1%的內容是什么?
(1)David的CSSA,Content-based marketing strategies 基于內容的營銷策略
(2)如何確保你的內容是有價值的(3)TCRW寫作法
(3)TCRW寫作法
除了寫文章,內容營銷還能運用到哪些地方.
對于學習任何知識,首先都會先分析下自己的情況. 正如晟哥說的:Everything work, but not everything work for you.
所以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把這些知識更好地組合在自己的工作中. 組合法是創新方法的一種,在如今這個時代,補短板的個人成長策略已經失效. 不再是補短板,什么不會補什么,最終可能會導致很多東西都做得一般. 并且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機會成本的,花時間在短板上面,意味著花在自己長版的時間就會減少. 應該發現自己的優勢,把大多數的時間都專注在自己的優勢中,這樣才能形成個人壁壘,從而達到和別人的差異化. 我們的乒乓球國家隊正式采用這種方法:每天訓練8小時,專注自己擅長的打法.
組合法:把新的知識點組合在自己的優勢當中. 從表現形式來看,自己最擅長是郵件,由于涉及到知識點多,自然而然地我就會想到Mail Group. 把新的知識點融匯到Mail Group,把自己的郵件群增加到十五封,二十封,不斷地給客戶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從而達到客戶對自己的印象越來越好. 這也是內容營銷.
可能有朋友會說,在網站,SNS上做內容營銷是一對多,也就是發一條內容,可以被多個客戶看到. 但對于郵件來說,只能一對一. 作為一個Mail Group的狂熱粉,對于一對多這個問題也已經思考了一段時間,在經過測試了九九八十一個插件之后,終于發現一個可以作為針對性發送Mail Group的插件,只要設置好內容,就能自動化地給客戶發開發信,跟進客戶,從而形成一對多.
其實現在社交已經是大趨勢了,所以想在以后社交營銷中占據有利位置,做的比別人更出色的話,就要學會如何做內容營銷。當然內容營銷素材是最重要的,但是在有心人手中,萬物皆可素材,社交是需要培養賬號的。1000個好友的賬號跟10000個好友的賬號,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打個比方就像在養魚一樣,社交中的客戶就好比是我們培養的魚,那么內容營銷就是我們投放的飼料,如何建立自己的魚塘,如何保持一直有飼料給魚吃,讓他信任你,依賴你,這個就非常的重要。其實說白了做生意就是如何讓客戶信任你,社交就可以經過長期的內容營銷去不斷刺激客戶,不斷的培養跟客戶之間的信任感,最終獲得客戶信任下單。希望大家可以把握社交營銷的這個風口,乘風飛翔,所以從現在開始可以開始去學習如何做內容營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