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同跨境電商平臺在整個跨境商品交易過程中承擔的任務及其在該領域內的影響力,還有各自采取的模式為標準來劃分,我國跨境電商平臺的運背模式有如下三種;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模式、綜合門戶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模式、垂直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模式
1、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為達到一定經營規模的國內進出口貿易企業提供服務,以B2B模式展開運營。在平臺運營過程中,采用該模式的平臺,主要面向與平臺達成合作協議的海外商家或國內經營者,使他們可以在線上渠道進行商品推廣,并為商家提供各方面的資源支持,促成跨境商品交易。
一般情況下,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的營銷渠道具有多樣化特點,除了舉辦實體活動,還可通過報紙、雜志,或者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推廣。
★利潤來源:向合作企業收取會員費用,以及營銷過程中獲得的部分營收。
2綜合門戶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
國內的經營商借助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與其他國家的用戶進行互動溝通,完成商品買賣。經營商與用戶之間往往存在國別差異,距離較遠,采用這種模式不用辦理進出境手續及相關海關事務,也無需扣除關稅,從本質層面來理解,就是利用網絡平臺完成小額國際貿易。
★利潤來源:收取傭金,此外還包括會員費、廣告費等增值服務。
3、垂直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
運營方主動與商品供應企業進行合作,作為某種商品的唯一經銷商,采用B2C模式開展平臺運營,滿足海外用戶的商品需求。
★利潤來源:商品銷售為主要盈利渠道。
跨境電商流程及產業鏈??缇畴娚坛隹谶^程中,先是由產品生產廠家或制造商組織生產,然后 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行產品營銷,當消費者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通過第三方支付企業在線上平臺進行交易。接下來,商品經由境內物流送至物流 商,再辦理通關手續及相關事務,通過境外物流將商品寄到用戶手中。
除此之外,部分跨境電商企業聯手第三方綜合服務平臺,由其承擔貨物運輸工作,最終實現完整的跨境電商出口。跨境電商進口過程中也包含這些中間環節及各個流程,只是方向恰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