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正逢多事之秋,美國貿易加稅已成定局,英國硬脫歐懸而未決,G7峰會甚至沒達成什么共識,法國總統等多國領導人呼吁避免貿易戰,結束現在的混亂局面,讓局勢重新回到穩定。不過事情會向什么方向發展,依舊是一個未知數,世界秩序看似有重回混沌的趨勢,但每個人也都知道,這種摩擦是逆時代潮流,不會長久。
國際政策可以一日三變,但是國際貿易就像人體的血液,一刻不停。政策的對立尋求的終究是談判,但貿易的中斷則會真正影響到民生凋敝。不過,盡管國際關系如此復雜多變,但國際貿易還是自有運行規則,在需求剛性的情況下,舊秩序的破壞勢必會帶來新秩序的建立,新秩序的建立又勢必會帶來全新的商業機會,對于中國制造來說,品質和價格都是硬實力,洗牌之后,一個全新的變局機會,正在九月孕育。
貿易依舊增長,新興市場成焦點
盡管行業危機四伏,依舊擋不住貿易增長,一個數字就說明這個問題,今年8月初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前7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7.41萬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與歐盟進出口2.72萬億元,增長10.8%,與東盟進出口2.35萬億元,增長11.3%。畢竟人民的需求剛性存在,這個不以貿易政策為轉移。
而在另一邊,“一帶一路”發展的如火如荼,日前,德勤與上海市商務委員會聯合發布的《一帶一路國家投資指數報告》指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范圍擴大,層級深化,合作機制不斷完善。截至2018年底,共有122個國家與中國簽訂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年間共有超過60個國家加入“一帶一路”合作。這個數據則代表了新興市場的興起,還有更多的貿易疆土在等待中國企業去開拓,這個時代紅利也可以說是當下國際貿易最大的紅利所在。
當然在供給側這一端,中國制造也在借機進行著自己的內在升級。前不久,《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框架方案》獲浙江省委省政府批復,作為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的升級版,“試驗區”將“對標自貿區”,圍繞“自由貿易”,在進口、出口、轉口等板塊發力。而馬云也為此趕到義烏,洽談共同推進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有關事宜。作為小商品之都,義烏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國內重要的產業帶之一,也是阿里巴巴國際站精選的國內十大產業帶之一。
這個所謂的“十大產業帶”,包括義烏服裝箱包配件在內,還有上海包印、煙臺/威海漁具、常州汽摩配、深圳3C、廣州服裝、蘇錫常光伏、臨沂機械、青島假發假睫毛、紹興/吳江面料等共10個產業帶,加上其帶動的100個標準產業帶,一個全新的供應鏈集群就此誕生,而阿里巴巴國際站也正在借此全面打造一個全新的外貿體系,在各個環節都開始重新構建新的服務支撐,形成一個全新的電子商務出海模式。
在今年8月份的阿里巴巴國際站全球戰略商家峰會上,阿里巴巴國際站聯席總經理張闊表示,“阿里巴巴國際站將通過不同類型買家動線在主航道深度定制之外,豐富適合快速交易的數字化場景;全面升級行業產業帶,基于產業帶搭建行業化場景、賦能體系及多元化履約體系;同時,通過持續建設支付結算網絡和優化跨境金融矩陣,提升數字化支付金融體驗。”簡單的說就是阿里巴巴國際站將從數字化分層分場景解決方案、行業產業帶升級、提升數字化支付金融體驗三個方面,為中小企業插上跨境貿易的翅膀。
既然新興市場、歐盟市場的機會依然很大,中國企業該如何把握?說白了,阿里巴巴國際站說要給中小企業插上對外貿易的翅膀,其成效如何體現?不妨讓我們從一個小故事開始回答這個問題。
把巧克力拋光機出口到歐洲
去歐洲旅游的人最愛帶回來的禮物大概就是巧克力了,但你也許想不到,這些巧克力可能是中國的機器生產的。這則新聞引起了筆者的注意,阿里巴巴國際站九月采購節成交的第一單,就是英國向中國采購的一批“巧克力帶式拋光機”。剛看到這件事還是讓筆者吃了一驚,畢竟這是向先進地區出口專業設備,沒有過硬的產品品質,是不可能實現的。采訪中,成都耐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應勇介紹了他的經驗,除了本身對產品品質要求苛刻之外,在產品梳理、客戶群體分析以及客戶溝通上,還是有自己的一套打法的。比如提前跟客戶溝通平臺活動信息,充分利用平臺工具、活動優惠條件、采購節規則等優勢,甚至還針對網站頁面做了相應的優化。這種全新的數字化外貿打法完全顛覆了過去行業的慣例,可以稱得上是數字化新外貿的典型,成交自然接踵而來。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國際站的九月采購節似乎完全沒有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上線第一天,僅用了2小時35分鐘,就超過了去年第一天全天成交額,反而實現了爆發性增長。而反常背后,必有風口涌動,深究之下,阿里巴巴國際站在此次九月采購節上祭出兩大秘密武器,這就是“ Ready to Ship 快速交易 ”和“ Customi zation 深度定制”。
一直以來,國際貿易不僅環境變幻劇烈,成交流程也錯綜復雜,畢竟來自不同國家、文化背景、消費習慣和需求的供需雙方想要達成一致的交易,勢必會有很多環節的磨合,于是也產生了很多的交易場景,比如wholesale,sourcing, trading, ready to ship,深度定制-輕定制-現貨,快速交易,庫存品,buy now品等等,都是從各個維度來闡述外貿的不同場景。如果想要提升外貿的成交效率,顯然是要對這些場景進行重新的梳理和重塑,才能更高效的去解決成交效率的問題。阿里巴巴國際站在本次九月采購節推出的“分層分場景多元化解決方案”,也就應運而生。
“Ready to Ship”即“可快速交易的規格化商品”,也就是規格確定性比較強,可支持快速交易履約、可直接下單,且下單后十五天內能發貨的產品,可以理解為我們所說的標準化程度更高的商品。這類商品的最大特點就是“成交快”,適合希望快采試銷、搶占先機、靈活探索市場,或者希望以簡單快速形式的初期采購尋找最佳合作伙伴的買家群體。打上“Ready to Ship”標簽的商品顯然會吸引更多需求明確的客戶,降低他們的對比和溝通時間,加速成交效率,最大的好處是有效的提升了平臺商品的確定性,這也是電商平臺們的一致追求。
而另一種更復雜的產品需求,就需要“Customization深度定制”來完成了,這類商品需要按照客戶的具體需求定制,在樣式、材料、交期各方面都更強調“協商”,需要更多的交流討論來確定所有要求,交易周期也會更長,這就需要更多的耐心。這里主要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比較直接的問題就是,如果遇到詢單比較多的情況,廠商可能根本談不過來,這自然就需要一些工具來幫助他進行深度的客戶管理和溝通,從而提升流量和溝通的效率。而另一個問題則是,商戶的需求比較復雜,很難找到合適的供應商。而這個問題,國際站力推的產業帶集群就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這里你就可以找到生產能力過硬、外綜服能力超強的中國制造企業群。
同時國際站還在9月采購節上,持續深度定制交易場景,推出商家榜單館分會場,包括認證綜合榜、及時發貨率榜、復購排行榜、交易排行榜、售后服務榜、研發能力綜合榜、主要出口國綜合榜七大榜單類型增加展現的路徑和流量的精準匹配,全球產地周會場將分階段呈現"Home" , "Fashion & Sports" , "Electronics & Business" , "Industry"四大主題周,集中推薦,定向引流,高效尋源、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以呈現出最佳效果。
成交是貿易的硬道理
貿易這件事情,說一千道一萬,只有成交才算。除了銷往英國的巧克力拋光機之外,筆者在國際站發布的行業首單榜上還看到了山東銷往英國的假發和銷往菲律賓的低平板半掛車、浙江銷往秘魯的硬殼膠囊、銷往美國的窗簾、男士襯衫和德國的電子開關,以及常州銷往越南的抗倍特板、天津銷往韓國的玻璃咖啡壺、成都銷往美國的美容肽、深圳銷往中國香港的電子設備等等。這些其實都與阿里巴巴國際站選定的“十大產業帶”有關。你可以看到一個整體的戰略在具體的執行中,已經開始起到了實際的作用,也證明了阿里巴巴國際站在這方面的努力,還是非常成功的。
在過去的10多年里,全球跨境經濟增長超過40倍,其中主要的動因正是數字經濟的驅動。在數字經濟的影響下,一方面企業的生產效率和針對性有所加強,另一方面交易的門檻和成本則顯著下降,在類似阿里巴巴國際站這樣的成熟外貿平臺的助力下,外貿行業的發展更呈現出了一個高速和高效的態勢,這使得更多的中國制造企業可以通過外貿來拓展自己的業務領域,降低對國內市場的依賴,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尤其是在當下外貿大轉移的新形勢下,這個機會就顯得更加明顯而且珍貴。同時,也因為是數字化升級的原因,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在互聯網上已經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完全可以同場競技,這背后則是數字化帶來的平權。
必須要稱贊的是阿里巴巴國際站從去年底開始,就推出了數字化出海項目,通過技術升級,系統搭建、運營指導等多個方面,為國際站商家的跨境貿易進行數字化賦能,起到一個開源、提效、節流的效果,幫助中國制造快速銜接全球。正在逐步形成了一個開放、協同、共同繁榮的外貿全生態系統,讓多方力量在平臺上匯聚,利用數字化的工具來為中小企業賦能,每年助力超過1000億美金出口額達成,正在成為最堅定的全球自由貿易的守護者和推動者。
對于全球市場來說,能夠有一個這樣的平臺來連接中國制造業是一個雙贏的事情。可以快速讓海外客戶找到自己所需產品的中國供應商,來緩解貿易摩擦帶來的巨大壓力。而對于整個中國制造而言,走向海外也是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一個關鍵,畢竟對于全球市場來說,需求永遠是客觀存在,短暫的貿易摩擦和形式變化,是不能阻礙這個全新時代的到來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數字化升級已經被證明是打破這些陳舊秩序的顛覆性武器,讓整個國際貿易回到平等、自由的大前提下,回到高效、流暢的節奏中來。當全球貿易秩序明朗之后,相信更多中國企業已經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規模市場,在全新的全球貿易秩序和格局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正如馬云所說,“沒有歷史性挑戰,何來歷史性機遇?”,對于外貿企業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商業機會,更是一個時代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