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開年,“工廠+電商”模式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京東推出“京造”,對標網易嚴選,而網易的跨境電商網易考拉在去年年底強勢推出“全球工廠店”,立志打造全球優質工廠品牌的孵化器;再加上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心選,行業內普遍認為三大電商巨頭都會在今年好好玩一把“工廠+電商”的游戲。工廠觸“電”近10年,相愛相殺從未停歇。
21世紀,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
10年前,“雙十一”才辦了第一屆,大多數工廠企業還不足以意識到電商的威力,也預料不到近10年電商對整個制造業的改變,浙江的一家箱包廠商卻有這樣的遠見,當機立斷從代工廠轉型為B2C電商,直接打造自有品牌“麥包包”,年銷售額過千萬,可謂最早的“工廠+電商”的成功案例之一。
麥包包的董事長葉海峰在2009年對媒體說,“前兩天,我在廣東、浙江等地區跑了一圈,出口的形勢很不好。我更加慶幸自己轉型得早。”
大家都記得,2008年的經濟危機導致全球經濟不景氣,加速了歐美品牌的衰落;同時,中國的人工、土地成本上升,部分企業開始把加工貿易轉移到越南、孟加拉、柬埔寨等勞動力和土地資源更加廉價的國家,對我們這個制造業大國無疑是重大打擊。一直到2016年初,還傳出全球十大鞋業制造商之一的九興控股旗下工廠東莞興昂鞋業宣布停產的消息。
比爾·蓋茨在1999年就推斷,“21世紀,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電子商務不僅僅是一種零售渠道,而且更是任何商家企業都不得不擁抱的一種商業基本形態。在轉型初期和電商初期,最具知名度的電商巨頭當然是廠商的首選。
比如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烏鎮的鄰居濮院鎮,被譽為中國毛衫之鄉,2010年之后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幾乎整個鎮的毛衫工廠和家庭作坊都在向電商轉型。毛衫企業抱團加入了某知名電商巨頭的桐鄉產業帶,各類電商網店早已過萬,僅2015年上半年,通過發展電子商務,濮院毛衫產業實現總成交額90.2億元,其中電子商務交易額30億元,已經占到總額的三分之一。
首次觸“電”,2000萬全部打水漂
不過并沒有數據顯示轉戰電商之后,廠商都能賺錢,畢竟上述的電商巨頭漸漸變成了一個賣流量的平臺。
那個時候,濮院連帶著產生的還有60多家培訓、攝影、代運營、信息服務等電子商務相關服務企業。
這些服務企業的存在就顯示了市場剛需。世界工廠網大數據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中小型工業企業中僅有不到30%開展了電子商務業務,且其中80%選擇將電子商務業務外包。有互聯網文化和電子商務專業團隊的工業企業更是少之又少。因缺乏電子商務運營經驗以及專業人才,加上工業品本身的專業性、復雜性,很多企業不懂電商,甚至排斥電商,即便嘗試去做了,也往往因為沒經驗沒人才,白交了學費。
為無印良品等日本知名品牌代工、在日本服裝業享有盛譽的青島大型紡織企業雪達公司是中國針織服裝百強企業,其負責人欒聰說起這段血淚史,還是忍不住搖頭。2014年青島雪達和某知名電商平臺合作了一個叫做“山東好品”的項目,工廠只會產品研發和生產,對于市場推廣、營銷策劃、選品,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團隊很快意識到這個短板,唯有花50萬請這個電商代運營他們的電商平臺。“最后發現投了27萬的廣告費,一共賣了20萬的貨,又賠了六七萬。所以覺得很沒底,然后就不做了。不做以后,把那23萬要回來了,終止了。”
欒聰并沒有死心,之后組建了自己的電商團隊,卻發現更加燒錢。“基本上我們一年在人員方面就有五六百萬打水漂,自己組建團隊出現各種問題,到最后就是做不起來。包括整個青島地區大型的針織企業,做電商都做不起來。工廠沒有電商意識。再一個問題就是缺乏人才,青島肯定不像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的電商人才多,只能高薪往這兒挖,挖過來以后水土不服,然后就掛掉。在這種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產品滯銷,前前后后兩千多萬就沒了”。
離婚都還能再婚呢,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
怕也沒有用,做生意,沒有路也要走出一條路。直接在最大的電商平臺上購買流量的辦法行不通也過了時,工廠不舒服,電商也必然做出調整。
去年5月,淘寶推出心選,拉了一眾工廠玩ODM模式,直連工廠和消費者,并由平臺嚴控品質,最終為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甚至首批主打商品都以旅行箱、毛巾以及一些家居類商品為主。
其實淘寶心選可以說是阿里巴巴的“網易嚴選”,而嚴選比心選上線足足早了一年;眼看網易和阿里靠ODM風生水起、叫座又叫好,京東終于按捺不住出了“京造”。
不過這幾年一直被電商放血割肉的青島雪達沒有選擇上述任何一家,受夠了OEM、ODM,要做就做自己的品牌!
這家企業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現在網易考拉海購推出全球工廠店的時候。欒聰說,“它(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幫工廠扶持品牌,工廠這邊只是出貨,負責把質量搞好。開發款式,網易考拉這邊又全程參與,給一些意見、建議性的東西,方向性的東西。幫助定位,幫助品牌做長期化的發展,我覺得這一塊很可貴。”
欒聰馬上將成立起一個50人的團隊專門對接網易考拉工廠店的業務,充滿自信地押寶在這個項目上,并且承諾最大限度讓利消費者,提供平價的高品質服裝。
另一個押寶在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的是一家上海的高級時裝制造商,其自有品牌Casta Diva的一款圍巾,因為是去年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的丁磊同款,已經成了工廠店的爆款。這款圍巾按山羊絨和細羊毛各50%配方紡織而成,圍巾上明顯的水波紋,是高級羊絨制品特有的標志。
這家上海廠商是制造業嚴冬之后幸存的一個奇跡。2007年建廠的時候,它附近有二三十家工廠,現在只剩下兩三家了。它能夠存活下來,完全因為它的高端定位。高管周奇說,“建廠的時候,我們給自己的定位非常準確,跑量的單子我們不接,一定要接技術含量特別特別高的,就是別的廠做不了的東西拿到我們這邊來做。”多年來,這家高級時裝廠商一直給華倫天奴、阿瑪尼等一線國際品牌代工。
“做著做著也有自己的夢想,想做自己的品牌,想做自己的牌子”,這是它觸“電”的根本原因。但是它的痛點是品質太好、層次太高,一直找不到相匹配的平臺。“我們首先嘗試跟另一個電商合作,但是類似平臺只要選價格廉價、便宜,質量要求并不高,這不適合我們的定位。我們吃虧在于我們是生產商,其實產品品質和大牌是一樣的,如果我們直接銷售,對消費者來說就會有很高的性價比。”
去年網易考拉海購拿著全球工廠店的方案和這家廠商洽談時,出于對網易的口碑認可,當周奇聽到“工廠店是精選全世界行業的Top制造商,網易考拉負責銷售”,這兩點結合到一起,讓他怦然心動。
心動之后就是義無反顧,一個多月加班加點趕制價值一千多萬的貨,在9月初成為網易考拉工廠店最早上線的服裝品牌。
海外工廠也想和中國電商談戀愛
國外媒體報道中國電商出海采購投資時,總喜歡用woo(求愛)這個詞,直譯如“網易考拉向澳洲大品牌求愛”,以此表現中國電商的需求和動力。而當中國電商越來越豐富和強大,不僅讓中國工廠有了更多選擇的空間,也引來一些海外工廠的“求愛”。
新西蘭皇后鎮的高級農產品出口工廠J&P TURNER在最新一輪“工廠+電商”游戲中,也瞄準了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
J&P TURNER出口的車厘子可以說是進口車厘子中最新鮮的,新西蘭的車厘子通過新西蘭航線直飛上海,從果園摘下、裝箱到上海清關不超過24小時,果莖都還是翠綠色,保存著剛從果園摘下的清香。
可惜的是,過去10年,J&P TURNER通過經銷商在中國賣貨,新西蘭直飛的新鮮度在層層分銷中被逐漸減弱,最終消費者購買到車厘子的時候,也很難感受到來自新西蘭的誠意了。
這也意味著,24小時空運直飛的成本投入都打了水漂。J&P TURNER的高品質車厘子被淹沒在一批又一批智利、美國、山東的車厘子中,賣了10年也沒能打響品牌。這個新年,J&P TURNER做了一個新決定,通過跨境電商,搭上中國消費升級的快車,同時打造自己的品牌。
他們很清楚,和電商合作是確保水果新鮮度的不二選擇——通過與終端零售渠道跨國直供合作與預約訂單定時供貨的模式,減少進口商與批發商的中間環節,最大程度上縮短了從采摘到消費者手里的時間,也避免了中間商使用任何添加劑與防腐劑的可能性。
但是和任何一家海外企業一樣,新西蘭J&P TURNER的駐華人員對于中國電商的熟悉和了解程度非常有限,“玩不轉”是很大的障礙。在現有的各種電商中,號稱“保姆式服務”的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最終被J&P TURNER選中,被認為是最適合他們在中國市場打造自有品牌的電商平臺。
“網易考拉海購告訴我,我們只需要負責提供最棒的產品,之后的銷售推廣全部由考拉的工廠店項目承擔,而且我們不是代工廠,不貼考拉品牌,這對我們是最大的吸引力。” J&P TURNER中國公司總經理孔彬說,找到合適的“中國合伙人”才是用低成本撬動大生意的超值買賣。這個冬天,J&P TURNER旗下Mr. Jacks品牌的幾千箱車厘子,已經飛躍9700多公里,通過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走入中國百姓家。
工廠和互聯網這對相愛相殺的戀人,磕磕絆絆走過十年,如今多出了一批“混血兒”,似乎可以在上述的幾個案例中看到未來3-5年最適合攜手并進的相處模式。不過毫無疑問的是,隨著時代的更迭,任何模式都需要更新迭代,“相愛容易相處難”,只有不斷看到對方的需求,解決對方的痛點,互補互助,方得長久。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