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從當年的“七劍下天山”分拆成“25個事業部”,分拆是一方面為了更好的完成協作,另一方面對于現在的阿里而言,事業的確需要細分。今天看來,阿里無論分成多少個事業部,都是為了多年前馬元都在強調的阿里生態圈。
作為電商平臺,環境是至關重要的,生態無非就是最大化的創造適合電商發展的環境,從早期的B2B平臺阿里巴巴,到C2C平臺淘寶,到支付平臺支付寶,到金融平臺阿里金融,到廣告平臺阿里媽媽,到阿里多年一直在籌建的物流,這一個個的平臺正在慢慢的實現馬云描述的阿里生態圈。
但是我們看到的現在阿里生態圈是如馬云描述的那般美好嗎?本文從淘寶網的誠信系統、阿里金融與支付寶的次危機、阿里巴巴B2B發展阻力及微淘能否挽救阿里生態鏈等幾方面闡述如今人們所見的阿里生態圈。觀點不一定正確,作者通過一些觀察與推測,總結了阿里生態的現狀,不當之處也希望各領域達人予以指正,更歡迎大家與我共同探討。
淘寶網的誠信系統令業界堪憂
作為國內最大的C2C綜合商城,淘寶網已經深入人心,所以現在人們談到電商就會想到淘寶,說到網購就想到淘寶。淘寶網是大阿里生態鏈的一部分,且是重要的一環,有對內的淘寶店鋪和天貓商城,也有承外的聚劃算和一淘,貫穿了淘寶內外商家,阿里媽媽更是讓整個互聯網1./3的網站的流量流向淘寶。
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手筆,來自互聯網的各種數據都能見證淘寶的輝煌。然而這樣一個承載上千萬賣家的C2C平臺,卻經不住誠信度的考驗,每天都有投訴的買家,即便是行業內存在合理投訴,也仍舊經受不住這個數字的快速增長。
淘寶網不引入第三方監督系統,而自行建立的客服投訴系統始終跟不上淘寶的發展速度,導致投訴者怨聲載道,或者是投訴結果不滿意,或者找不到合法維權的途徑,更有買家因多次投訴得不到滿意回復而不了了之。
不久前有一個淘寶購物假貨的案例:A先生從淘寶店鋪買了一款小米2S手機,在店家極力的蠱惑下,A先生選擇了貨到付款的方式。店鋪在北京代銷,發貨則在深圳,這位先生買到的手機用了幾天之后感覺不對勁,到小米客服鑒定之后才知道是山寨貨。而當A先生準備要維權的時候才發現,隨手機郵寄的發票也是假的,令人驚奇的是順豐快遞單上的快遞號的后幾位以及二維碼都被涂黑,A先生也無法通過順豐快遞掃描二維碼得到對方的郵寄地址。這個案例看上去很像是有組織有策劃的,店鋪、發貨方非常熟悉淘寶規則以及順豐的發貨流程,甚至順豐快遞員也有參與的成分。由此來看,這已經形成了一個山寨小米的惡性交易圈。
關于小米山寨機在淘寶出售的問題,當然只是個例,其他手機同樣也在淘寶被低價銷售,很多人都反應是水貨或者翻新機,這點也很難說清,在線下的電腦城里購買的手機,除了內行人之外,也很少有人能辨別自己買的水貨是否為翻新貨。有人說是小米官方的期貨模式使得山寨小米在淘寶得以大銷,甚至有人猜測與小米手機有直接關系,我們暫不討論這些,在這個問題上的疑問是:淘寶不知道這些在售的小米是山寨貨嗎?小米官方為何不打假?行內人可能知道答案,也不用回答,我也不想因為這篇文字成為眾矢之的。
還是回歸到正題,細心人可能已經發現,有一部分買家因為與賣家的糾紛或者買不到正品而移步其他商城,不知什么時候開始淘寶變成了山寨貨和仿品的代名詞,一些買家稱電器和數碼產品是決然不敢在淘寶買的,更有人稱淘寶店鋪出售的手機90%都是假的,這個數據是很不準的,卻實實在在的反映了這些人對淘寶的認識。
馬云被媒體標榜為打假斗士,在今年的辭職大會上說,如果淘寶關掉可以打假的話,那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關停。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我們生活的環境處處有假,尤其是在中國。馬云的話也間接承認了淘寶的存在假貨現象,但是暫時沒有有效的懲治方法。
顯然,淘寶交易的誠信度嚴重的制約大阿里生態鏈的發展,如果任其發展,早晚會成為阿里生態的一個毒瘤,等到各種惡俗勢力都成長到一定程度,恐怕等到真要拔除的時候不只是店鋪到線下圍攻淘寶總部那么簡單。
阿里金融與支付寶的次危機
銀行是掌握理財用戶最多的商家,換句話說,如果銀行早一些做針對個人用戶的電子支付系統,而不是向企業與個人同推需要配合u盾的網銀的話,現在的支付寶還不知道是什么情況;如果銀行早期就開始考慮做小額貸款,現在也不會有這么多小額貸款公司出現。可惜沒有如果,傳統企業前身的銀行對電商沒有過多的敏感度。在國內電商初期,銀行還在考慮如何讓諸多互聯網企業成為大客戶,一轉眼幾年后,阿里卻開始做金融并且向線下發展了。
商界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但在金融這個板塊中,讓銀行選擇聯手的朋友的話,決然不會選擇阿里,因為阿里選擇了金融,選擇了與這些前身是國有轉型的銀行為敵。阿里金融的崛起給銀行上了生動一課,銀行們都清醒了并且意識到金融這一領域的危機,阿里金融即是行業的入侵者也是行業的推動者,至此銀行們都開始活躍了,但他們共同的認識是,阿里金融是敵人,不能讓敵人輕松發展。
在阿里貸款推出不久之后,慧聰網也迅速推出了小額貸款,且利息還要低于阿里貸款,慧聰網是國內最大的B2B平臺,小額貸款對小微企業而言可以說是及時雨,兩個網站差不多產品說白了就是在爭奪用戶,而現在也有更多的網站推出了小額貸款服務。另外,現在的線下的也出現了很多小額貸款公司,各大銀行的息率受宏觀政策的影響也在逐步降低。這些都會與阿里金融形成競爭的局面。
去年“三馬”聯合做金融的事件,在今天的媒體看來,是平安的一次試水,平安看到了電子支付這個巨大的市場,牟足了勁要在這個領域分一杯羹,速度快的話,不久就能看到平安的支付產品,大企業做產品,會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勢力
阿里是最早推出支付系統的企業,為了C2C及B2B的發展,當時不得不做這個支付系統,同時支付系統也是電商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沒有支付就沒有電商。這些年來,我們看到了支付寶的蓬勃發展,一來源于淘寶的不斷壯大,二來在早期能開發支付系統并能拿到牌照的企業并不多,支付寶得益于發展的夠早,并且在后期的推廣中下了很大功夫,使得越來越多的購物者熟悉并慢慢的習慣使用它,而另外的一些商城為了滿足客戶的便利性,都開始支持支付寶。
當下在支付領域,支付寶與財付通占據著最多的市場份額,剩余的份額屬于中銀在線等其他支付產品。這里沒有說各大銀行的網銀,是因為銀行的電子支付起步稍微晚了一些,并且其攻關對象也偏向于企業,尤其是用戶體驗不高,不被個人用戶推崇。
所以,后來銀行們都搞起了電商,各種模式的銀行商城,目的是將銀行卡作為新的互聯網入口,銀行們在電商方面真的是先天不良,到現在也沒看到有什么起色。目前各大銀行都在電商方面摸索適合自己的模式,在將來,一旦銀行們尋到了適合的模式,必迅猛發展,定會以獨特的方式融合到金融中去,將會是阿里金融的勁敵。
我們也能看到,以中移動、騰訊等在內的商家正在布局移動支付,不久后的電子支付市場將又會是一場激戰,支付寶錢包能不能成為主角,現在看不清楚:微信現在坐擁4億用戶,據說5.0版本也具備了支付功能,微信打通財付通之后,財付通將會直接分享這些用戶;而中移動也早就推出了移動錢包,大量用戶不能忽略。
阿里巴巴B2B的發展阻力
2010年的“阿里巴巴欺詐門”事件,阿里巴巴網站有2000多個中國供應商涉嫌欺詐國際買家,近100名員工參與合謀,這個事件的發生震動了整個互聯網,中國的誠信價值再度受到國際方面的質疑,這個事件使得2010年上半年阿里巴巴的斷約率一度達到了30%以上,至于這個事件中受損失的國外買家到底有多少,估計到現在也沒有統計全。
阿里巴巴確實讓中國商家更為容易的把商品賣到國外,同理那些毫無誠信的商家同樣也可以借助阿里巴巴把假貨賣到國外,甚至是惡意詐騙。后來馬云痛定思痛,整個阿里的CEO、COO及CPO全部下課,所有員工集體批評與自我批評,即使造就了很大的新聞,也同樣無法挽回辛苦7、8年賺來的誠信。人無信不立,信用在國外被看的更為重要,正是這么重要的品性在中國卻被視為游戲一般,這對阿里巴巴甚至對國家的經濟及金融都是一種災難。
能看到的一個情況是現在抱怨阿里海外推廣沒有結果的越來越多,一方面用于阿里海外推廣的費用在逐年增加,詢盤的單子卻越來越少,這讓很多企業搞不明白。當然,推廣是一種技術,需要選擇關鍵詞、精確定向、優化描述等,而按照阿里技術員說的操作一通之后,仍然見不到更好的效果,用戶仍舊無奈。
一部分之前做阿里海外推廣的會員,到后來也發現雖然做的是阿里推廣,最終用戶還是靠google、yahoo等搜索引擎而來,所以他們話費幾千元做上一個易于優化的外貿網站,然后通過google競價和一種叫作SEO的神奇技術,一樣可以拿來訂單,其詢盤率并不低于阿里巴巴海外推廣。
在阿里巴巴業務停滯不前的時候,中國制造、蘭亭、敦煌等海外B2B網站走了起來,撐起的正是阿里巴巴之前丟失的市場份額,用戶做對外貿易有了更多的選擇,阿里也不得不與之競爭。除了這些大的B2B平臺,還有很多人或團隊在操作數以千計的大大小小的海外B2B網站,這令B2B電商陷入了更難的境地。當然,出現這么多的B2B說明這個市場足夠大,然而再大的市場份額,商家足夠多了,利潤就會足夠薄,所以,大家通過兩個季度的財報,都看到了現在B2B電商的情況,真的有繼續賺錢的嗎?
當然,在這里不討論B2B電商這個領域,通過大環境,能看到阿里巴巴如今的處境嗎 ?
微淘能挽救阿里的移動生態鏈嗎?
近期最火熱的兩個話題:微淘與微信5.0,這兩個手機端產品注定是被廣泛關注的。微淘酷似微信,有微信公用賬戶,其定位也與微信相同。區別在于,微淘集成了手機淘寶,或者說微淘是手機淘寶的升級產品,借助支付寶,已經具備了交易功能,用戶可以直接進行交易。而微信則一直致力于圈人,如今已經有近4億用戶,5.0版本正在內測,據說已經具備的支付功能。
為了避免更多的流量流向微信,前不久阿里方面已經切斷了與微信的接口,并同時開放微淘內側,淘寶用戶和非淘寶用戶都可以申請試用。阿里的這個作法,表明對微信是有懼意的,微信自開始到現在沒有商業化,娛樂性強,用戶體驗較好,用戶的粘性與交互性都非常強,如果淘寶用戶流動到微信,恐怕不好回歸了,這大概是阿里切斷接口的考慮之一。
關于微淘的用戶來源,阿里收購新浪微博18%股份的初衷,便是布局移動互聯網,而微淘試用的申請條件也注明須是有效粉絲30W以上微博用戶,同時也接受微信的公眾賬號用戶。對微淘感興趣的人首先是賣家,其次是一些微博及微信的大號,這意味著微購將來的用戶群體一是買家從電腦端到移動端的遷移,二是微博用戶從電腦到移動端的遷移,三是部分從微信轉移過來用戶,而那些對購物沒有興趣的手機端用戶一般不會轉移到微淘,另外那些不放心淘寶購物的用戶也不會使用微淘。
那些已經在用微淘的賣家大戶與微博、微信大戶,如果想吸引更多人或者保證粉絲不流失,就要保證定時推送粉絲感興趣的內容,這與運營一個大號微博沒有太大的區別。微博大號與微信大號這部分微淘用戶,在將來可能會成為微淘的合作伙伴,成為微淘平臺下的媒體,這是很有價值的;微淘大號不可能都去開店鋪,如果微淘也學微信搞私有化,不允許這些微淘大戶私自搞推廣,到時候便又會死去一批微淘大戶。
與微淘相比,微信的粘性更強,已經擁有包括海外用戶在內的4億用戶群體,而且現在看來微信在將來打造的會是一個集娛樂、購物、社會化分享于一體的綜合型平臺,那是便真的成為名符其實的移動版QQ平臺;并且騰訊的手機QQ也在不斷的提高用戶體驗;前不久QQ空間與小米官方又推出了紅米手機,毫無疑問的是騰訊想將QQ空間的活躍用戶群也截留到移動端;等到騰訊幾大平臺與軟件互相打通之后,微信的用戶數量不是個事。
有人說中國人創業總要先考慮能否掙錢,因此都過早的商業化,以致于中途夭折。微信從0發展到4億用戶,5.0之前的版本都沒有支付功能,微淘則上線就具備商業化功能,雖滿足了商家的需求,但這對今后的發展是利還是弊呢?現在不好做過多的評論,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