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1日,澳大利亞將紡織品平均關稅下調5%左右,除服裝、毛巾、床上用品和面料、輔料外,其它大部分紡織品關稅都低于5%。澳政府還計劃在2005年后再次調低紡織品進口關稅。
澳大利亞是紡織業大國,而紡織品和服裝是生活必需品,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網上購買服飾,由于其方便、快捷、款式多樣。作為澳大利亞國內最著名的網上平臺,eBay上的紡織品成交量也是很巨大的。澳大利亞eBay賣家用戶可以參照澳大利亞的外貿政策來調整自己的熱賣產品以提高利潤,同時減少風險。
2003年7月1日,澳大利亞貿易部宣布即日起正式向全球49個最不發達國家和東帝汶提供免關稅、免配額的特殊市場準入待遇。2005年,澳大利亞進口服裝關稅將由25%降至17.5%,進口鞋類產品和地毯關稅將由15%降至10%,睡袋和亞麻桌布的關稅將由10%降至5%。凡是有關羊毛產業的外國投資,政府一般比較謹慎對待。但凡涉及紡織服裝后整理的項目都能夠得到政府的鼓勵,但是,政府對企業的生產環境、環保措施,特別是廢水處理要求的標準較高。澳大利亞在北領地及南澳大利亞州均建有自由貿易區,在貿易區中相關政策同樣適用于海外投資者,聯邦政府希望海外投資者參與邊遠地區的開發和建設,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澳大利亞的商業環境優勢主要表現為擁有技術熟練、多元文化的勞動力隊伍。澳大利亞每1萬名勞動人員中,從事研發人員的數量為64人,低于美國和日本,高于德國。電腦普及率為每千人492臺,居世界第6位。電話普及率為每千人610門,居亞洲地區首位。在商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澳逐步放開了銀行、電信、航空、運輸和水電經營,引入競爭機制,降低商業成本。澳大利亞全職成人周平均工資為867.6澳元(約1350美元),年增長率為5.2%。水電氣費、運輸收費等方面,在亞太地區也頗具競爭力。與周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相比,澳大利亞勞動力成本昂貴,勞動力工資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