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歐元誕生以來,歐元兌人民幣走勢總體上呈現升值趨勢,近期出現觸頂反轉走勢。受2007年底以來美國連續降息、美元大幅貶值以及近期金融危機的蔓延、歐元區經濟前景悲觀等因素影響,歐元兌人民幣在2008年4月份加速沖高之后開始進入下降趨勢中,匯率波動幅度明顯變大。而對于eBay賣家來說匯率對其貿易的影響可以壓倒最低。
歐元對美元匯率在2008年4月觸及1.60的高點之后,經歷了兩次陡峭的下滑。2008年7月至2008年10月,歐元對美元匯率由1.60左右降至1.24上下。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歐元對美元匯率由1.50左右降至1.23上下。未來歐元對美元匯率何去何從,目前市場上預期出現較為顯著的分化。
從短期來看,盡管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仍可能繼續擴展與深化,但歐元對美元存在一定的反彈空間。
其次,歐元區是一個經濟周期與經濟結構差異顯著的貨幣共同體。這樣的共同體盡管難以應對非對稱性沖擊,但這意味著歐元區國家內部即使在危機時刻也存在著苦樂不均的現象。由于最近半年來歐元對美元貶值已經接近20%,這顯著促進了歐元區核心國家(尤其是德國)的出口增長,而凈出口的改善提振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預期。事實上,盡管目前歐豬五國政府債券價值大幅下跌,但德國國債與北歐國家債券市場價值卻顯著上升,從而使得普遍持有歐洲國家國債的金融機構賬面上沒有出現大的窟窿。美國經濟也很難承受美元對歐元的顯著升值,因此目前市場傳聞美國政府和歐元區政府可能會聯手干預雙邊匯率。雙方央行可能通過直接在外匯市場上購買歐元的方式來提振歐元匯率。
再次,如果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蔓延到英國,那么美元對歐元匯率的強勢也可能承受壓力。畢竟,英國位于歐元區之外。與和歐元區相比,英國和美國具有更多的共同點:兩國均秉承盎格魯—撒克遜文化、均信奉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危機前國內均存在嚴重的房地產價格泡沫、經濟增長過度依賴于金融業、本國貨幣均是重要的國際貨幣等等。一旦英國爆發危機,那么市場注意力將轉向美國財政赤字與政府債務的可持續性。美元對歐元匯率也可能因此轉升為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