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達成的協議,世貿組織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取代關貿總協定成為多邊貿易體系的法律基礎和組織基礎。
世貿組織協議就其結構、決策過程、成員資格、接受、加入和生效等程序性問題作了原則規定,而有關協調多邊貿易關系和解決貿易爭端等實質規定體現在4個附件中。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有: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多邊主義、非歧視、對發展中國家特殊與差別待遇、市場考慮和透明度等。
世貿組織涉及的范圍為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協議、協定以及歷次談判達成的協議。世貿組織的職能:管理和執行世貿組織的多邊和諸邊貿易協定,作為多邊貿易談判的講壇,尋求解決貿易爭端,監督各國貿易政策及與其他同全球經濟政策制定有關的國際機構進行合作。
關貿總協定的基本準則是:非歧視原則、以關稅作為保護國內工業的手段.貿易壁壘遞減原則、公平競爭原則及一般禁止數量限制原則。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取代了1948年1月1日生效的一直作為“臨時性”的準國際貿易組織--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世貿組織的任務和目標是繼承、發展和加強關貿總協定所建立起來的世界多邊貿易體制。世界貿易組織的組織結構由部長會議、總理事會、理事會(包括貨物貿易理事會、服務貿易理事會、知識產權理事會)、委員會、諸邊貿易協議設置的機構和秘書處構成。
世貿組織協議包括大約29個獨立的法律文件,其范圍包括從農業到紡織品與服裝,從服務到政府采購,從原產地規則到知識產權的各項內容。到新加坡會議前,世貿組織的成員已達到128個,其對外貿易額已占世界貿易額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