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工業是重要的支農產業,在農業病蟲草鼠防治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確保農業保產增產上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據寧波海關統計,上半年寧波口岸農藥共出口5634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1倍,價值1813萬美元,增長1.1倍。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一、全部為一般貿易方式出口。
二、主要出口至美國、東盟和歐盟。上半年寧波口岸對美國、東盟和歐盟分別出口農藥2047噸、796.4噸和102.8噸,分別增長了2.4倍、30.6%和10.6%,三者合計占同期出口總量的52.3%。
三、私營企業和集體企業是出口主力軍。上半年私營企業出口農藥2218噸,增長12.8%;集體企業出口農藥1701噸,增長8.9倍;兩者合計占同期出口總量的69.6%。
7月15日起部分農藥產品的出口退稅將取消,取消退稅的農藥產品多數具備高毒、高污染的特性,品種包括:按17%征稅的驅蚊靈、茅草枯、六氯丙酮;按13%征稅的滅螨醌、抑草蓬等。為促進節能減排,落實高毒農藥的治理措施已迫在眉睫。目前雖然農藥出口快速增長,但面臨以下問題:
一是出口產品質量不高。目前我國還只是農藥出口大國,不是農藥出口強國,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比較低,為搶占市場,國內出口企業相互壓價,不但犧牲了全行業的經濟效益,還屢屢遭到進口國“反傾銷”投訴,一些發達國家近年紛紛出籠有關農藥的新貿易壁壘措施,如提高農藥登記難度、限制進口農藥品種、嚴格農畜產品中農藥殘留限量等。
二是缺乏自身品牌。我國農藥出口主要是化合物已過專利保護期的老品種,缺乏自有品牌,更多是在“貼牌”銷售,標注有“中國制造”字樣的農藥產品沒有幾個,導致大部分利潤落到國際中間商手里。
三是退稅調整將引發新一輪市場競爭。此次取消出口退稅率,相關企業可能會調整國內外的銷售比例和結構,將部分產品由出口轉向內銷。但由于這些農藥產品在國內的市場需求已經趨于飽和,國內農藥產品的市場價格將會進一步被壓制,導致國內相關產品的市場競爭程度加劇。
對此,建議:
一是加強農藥出口管理,整頓出口秩序,提升出口實力。 二是組建具有國際水平且被國際承認的農藥分析、質檢、生測、毒理、殘留科研機構或實驗室,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三是加強農藥制劑技術研究,改善農藥包裝質量;開發適用于國內外市場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藥新產品。四是在把高端農藥產品推向發達國家的同時,大力開拓第三世界農藥市場。
綜合統計處
現場業務處 王斐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寧波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