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設立外幣免稅商店(場)有關問題的通知
為了適應對開放和旅游開業發展的需要,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開辦了外幣免稅品銷售業務。外幣免稅品銷售業務有嚴格的供應對象和供應品種限制定十年來,我國相繼設立的各類免稅店(場)有:由中國免稅品公司等單位經營管理的供應離境旅客和國駐華機構常駐人員、外商投資企業外方人員的免稅店;由中國出國人員服務公司等單位經營的供應我因公出國人員、勞務人員、進出境運輸工具服務人員的幣免稅商店;由中國華僑旅游僑匯服務總公司經營的供應來華探親的臺灣同胞、華僑、外籍華人和因私出國人員的免稅商店;由各經濟特區試辦的供應港澳臺胞、華僑、國人和境員工的國營外幣免稅商場等。這幾類免稅商店(場)的設立,對擴大對開放,改善投資環境,滿足有有關人員的購物需求,增加外匯收入,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目前一些外幣免稅商場超范圍經營、自行擴大供應對象、增設分店;一些中央各公司管理的設在地方的免稅店要求脫離總公司,自行經營管理。另外,由于經營免稅品有較高的利潤,近年來,許多地方和部分紛紛要求設立免稅商店(場),經營進口免稅商品,對此,需慎重對待。
外幣免稅品銷售業務涉及進口商品、進口稅收、外匯管理和在我國境內使用外幣等問題,十分敏感。由于免稅店(場)經營的商品免去的是國家稅收,大規模時開辦免稅商店(場),擴大銷售對象,大量經營免稅商品,容易在管理上出現漏洞,勢必減少中央財政收入,影響和沖擊國內市場和商品生產。同時,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消費品生產水平、質量、檔次和花色品種都有很大提高,免稅店(場)也應積極推銷和經營國產商品,促進我國商品出口,增加外匯收入。為此,經國務院批準,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目前由中央各公司統一經營管理的各類免稅店,仍必須堅持統一經營、統一組織進貨、統一制定零售價格、統一制定管理規定的原則,不宜由地方經營管理,以利于統一對外,海關嚴格監管。如需新設免稅分店(供應站),要向中央各公司提出申請,由海關總署從嚴掌握審批,各地海關和地方政府不得自行審批。中央各公司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有關管理辦法,提高服務質量。
二、目前,對經濟特區和經濟特區以外的地方,原則上不再批準開辦特區模式的外幣免稅商場,已設立的特區外幣免稅商場也不得增設分店。現有的特區外幣免稅商場,要嚴格按國務院的有關規定經營,不得自行擴大經營品種和供應對象,并由海關嚴格監管。經濟特區外幣免稅商場已試辦五年,管理方面需進一步總結和完善。請國家計委牽頭,會同財政部、經貿委、海關總署、特區辦、國家稅務局和外匯局等部門,對幾年來試辦的情況進行認真調查和總結,研究提出意見。
三、積極鼓勵和支持免稅店(場)經營和銷售國產品。具體措施和辦法,請財政部會同國家稅務局、海關總署等部門研究提出意見。
四、為發展民族工業,擴大旅游商品銷售,滿足境外旅游者和我國居民的消費需求,增加國家外匯收入,除發揮現有友誼、華僑商店的作用外,可在重點旅游城市和國內居民持有外匯較多的沿海城市和省會城市設立外匯商店,主要經營國產品,可少量經營進口商品,但不減免進口稅。請國家外匯局商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具體辦法?! ?
五、外商不得以各種形式在我國境內投資經營外幣免稅商店(場)和外匯商店(場)。
六、外幣免稅品銷售業務是一項特殊業務,國家對此免征了各種進口稅收,因此,各類外幣免稅商店(場)的經營利潤應按比例上繳中央財政。具體辦法由財政部商有關部門確定。
七、免稅店(場)經營所得外匯屬非貿易外匯收入,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結匯,辦理外匯留成,向中央上繳外匯額度。
請財政部商國家計委、外匯管理局制定具體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