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這是十七大報告中一句重要的論斷。如果這句論斷套用在亨達身上,同樣恰如其分。亨達發展到今天,歸結起來就是:開創了獨特的“亨達模式”,形成了“亨達特色”的企業發展理論體系,或者說是企業哲學。而這,也是亨達25年真正的贏之道。 有人曾這樣評價王吉萬的為人——“真、直、實、善”。幾年交往下來,發現的確如此。去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我進入亨達在即墨的生產基地,連續三天實地調查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狀況,最后形成了《亨達內幕》一文。亨達的勞動關系非常和諧,員工對亨達及王吉萬感情之深超出想象,特別是一些老員工,還清楚地記著當年創業時的情形。
記者圈內的朋友常說他是性情中人,連他都說自己沒有“城府”,沒有企業家的架子。我曾兩次參加亨達廠慶活動,看到王總登上主席臺,首先要給在場員工深深地鞠上一躬,講話時總是情緒有些激動,語速明顯變快。王總說:面對臺下黑壓壓的工人,他心存感激,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這些工人是亨達最寶貴的財富?。∨c人交往時,王吉萬看上去也沒有什么架子。坐在公司總部的茶室里,他非常愿意傾聽“局外人”的意見,愿意了解一些新觀點新事物。
報關員考試報名 除專欄外,在2007年年初,王吉萬董事長就已經開辟了自己的搜狐博客(http://hdwjw2007.blog.sohu.com)和新浪博客。當初,記者朋友曾笑言要看看“紅旗到底能打多久”,但是兩年來,這塊網絡平臺不僅堅持了下來,而且隨著博文的不斷上傳,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如果在谷歌上輸入“亨達王吉萬博客”進行搜索,會出現199000條查詢結果。如今,王總每天必須上網,必須到他的博客上轉一轉,這已經成為了習慣。
接下來,請讀者看完下面的文字,相信會對王吉萬的內心世界和亨達的贏之道有更深的感觸,也會從中看到一個擁有25年發展歷史的民營企業家的思想精髓。
老板的富裕與貧窮 很多人羨慕老板們的富有,他們可以住別墅開寶馬,但是,這只是他們光鮮的表面。作為現代民營企業家,工作早已不單純為了賺錢,要由物質的“富”升華到精神的“貴”。王吉萬:成了老板,我自己漸漸蛻變成了兩個人。一個是自然的“我”,一個是社會的“我”。兩個“我”經常打架,鬧“矛盾”。我常常感覺自己貧窮,因為錢不是萬能的。
怎樣才能做到人格的統一,怎樣才能做到淡定從容,由物質的“富”升華到精神的“貴”。我個人的體會:信仰和學習。學習,對于老板來說太重要了。在一個企業的團隊中,論個人的知識和人格魅力,老板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但是老板是團隊的領頭雁,老板的綜合素質決定了這個團隊能飛多高、能飛多遠。由于歷史的原因,民營企業常常是老板人格化的放大。所以,我在亨達提出了:學習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自己目前不僅在北大EMBA學習,還在西安交大EMBA學習。我最珍愛的是我幾年來上課的心得筆記本,它是無價之寶。企業在2005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后,我把政府獎勵的300萬元,全部投放到企業的學習獎勵基金中去了,目前在企業中已經形成了從企業高層到中層到全體員工的全員學習機制。
學習開闊了視野。使我從“富有”變的“貧窮”,又從“貧窮”開始變的“富有”?!八魅 迸c“回報”,“小我”與“大我”……這其中蘊含著奇妙的“禪悟”。做人難,做老板更難。既然命運選擇了我做老板,我就要按照“心中的我”做一個好老板。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