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外貿易中,我們面對的是來自世界各國、操著不同語言的客戶,除了過硬的業務知識外,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要過語言關。雖然世界上的語言有那么多種,但是英語作為一種世界語言,是我們每個外貿人必須要掌握的。另外,在跟國際商家做生意時,我們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或一個公司,也代表我們國家的形象,所以,掌握外事接待方面的技巧在外貿工作中也顯得尤為重要。以下,結合我本人幾年來的工作經驗,對這兩方面做了些總結,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Part 1: 英語學習方面的經驗總覺得時間快得不敢去想,轉眼已經畢業3年多了。畢業后,剛參加工作那會兒,雄心勃勃,對前途充滿憧憬。無數次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工作,堅持學習,將來掙好多好多的錢,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記得第一份工作時,領導說是讓我和另一個大學同學做翻譯工作。剛參加工作,什么都不懂,感覺翻譯是一份好神圣的職業啊,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行。為了熟悉產品,我們下車間、去實驗室實習,期間見到什么就往本本上記,平時在辦公室也是捧著化工詞典學習。我盡量讓自己忙些,因為人一閑,就容易變懶。可是,我天生就對化學很反感,那些化工詞匯怎么記也記不住,看到就頭疼,簡直就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所以啊,不管做什么事,先要培養興趣才行。尤其是學英語。我從初中剛接觸英語時,就對英語很感興趣,聽著成串的單詞像鳥語一樣從嘴里出來,就會感覺很興奮。那時的想法很單純,就想著有一天我也能跟老外對話就滿足了。如今,我想我做到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培養起對英語的興趣,那樣學起來不會覺得枯燥無味。另外,對于專業詞匯,一定不能死記硬背,要學以致用。用的多了,自然就記住了。比如我現在做汽車,以前對機械、汽車方面的詞匯知之甚少,經過這么長時間在這個行業的接觸,每天都要翻譯些關于這些東西的資料,想不記住都很難。當然,記住了,不代表不會忘記,所以記憶是要反復刺激的。
我有個很深的感受,就是畢業參加工作后,想要堅持學習很難,需要很大的毅力,我想大多數朋友有著同樣的感受吧!我就是毅力不夠,總是給自己制定各種學習計劃,但是真正能付諸實踐的基本上沒有。平時無所事事的時候不覺得,等到來了客人,人家說什么都聽不懂的時候,才感到特別郁悶。于是乎,開始給自己制定學習計劃,每天要花多少時間學習等等。起初幾天可能還能堅持做到,然后就給自己找各種理由不執行了,比如今晚要跟朋友吃飯,明晚白天太累要早點睡了。其實,這是學習的大忌!后來,我就想辦法,讓自己始終有學習的動力。我發現讓自己不斷受刺激比較有效。比如,跟身邊水平比自己高的人比較,為什么人家跟你工作的時間差不多,人家的英語就比你好;聽些英語方面的講座,比如瘋狂英語,聽聽人家的經歷,怎樣幾個月就說得一口好英語;看些英語節目,比如中央十套的希望英語雜志,中央九套的DIALOGUE,以及英語演講比賽之類的。看到這些我都很受刺激,就會有學習的動力了。呵呵,就像我們老師說的,你們就像小毛驢,打一鞭子走一步。畢業后,更是這樣,甚至拿著鞭子在后面打都不一定走。
其實,從初中開始接觸英語的時候起,我就對英語很感興趣,這使我的英語成績一直很好。當然,那時候學校里不重視聽力和口語,考試也不考這些。上了大學后,才感覺自己的聽力和口語太差了。雖然書面上的能力不差,可是畢竟英語是一種語言,是用來說的,交流的,不是什么時候都要寫的。于是,開始著重提高自己的聽力和口語。可是,我的性格比較內向,該說的時候不好意思說,總怕說錯了,被別人笑話。以至于直到大學畢業,聽力和口語都不是很好,但比啞巴英語要好一些,呵呵。畢業后,選擇了與英語相關的工作,就是不希望把自己的專業荒廢了。
從開始接觸英語到現在,已經有十多年了。針對這十多年來學習英語的經驗,總結如下:
1、聽力:不管學習什么,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好的。特別是英語聽力。起初的時候,我為自己的聽力水平很煩惱,與老外開會時總是很緊張,本來就聽不太懂,這一緊張就更不行了,大腦一片空白。所以,總想在最短的時間提高,自己也就是初級水平,卻非要找些中高級的聽力材料聯系,聽不懂BBC和VOA的新聞,更是著急。結果,浪費了很多時間,卻沒有取得成效,這就是所謂的“欲速則不達”吧。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