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采購行業日子越久,就越能領略到做采購的難處呀,雖說有時歡喜有時愁,今天真的把我給愁啦,催貨吧,浪費精力不說,還是沒有結果,還要把自己氣得一肚子火!
有家供應商,公司將難度比較高的產品都是外發給它加工的,因為是難度高的,每次簽合同后都是先把定金安排過去,他們才安排生產的,產品完成后要把全款付了,才交貨過來的。有批產品是在九月份的時候和對方簽了合同,當時簽定的到貨日期是收到定金后四十天內到貨的。剛好當時遇上國慶節,又減除了幾天的假期。因為怕貨期不能準時就一直跟著,之前溝通的都挺好的,保準能按合同協議做。誰知道等到現在要交貨了,對方給的回復老是產品沒加工好、設備有問題等等。每次要交貨期都不敢給,現在貨期都已經延遲好幾天了,而產品都還沒有發出來。無奈之下給他們老板打電話過去還差點翻臉了。那老板倒好,打包票的讓我不要著急,跟我保證了最遲的交期,簽了合同的事一個字不提。你說這老板的話能信嗎?都追那么多次了,每次都像在忽悠人。就算我把合同的條款拿出來說還是那樣。難不成我真的去告他啊?
眼看這個貨再不來,所有的責任都要落到采購部這邊來了。現在我都不知道該要怎么做才好,要取消合同吧,定金已經付了;重新找一家生產,時間也肯定趕不上,再說了這廠能加工的產品,到目前為止都還找不到第二家能加工的;坐著等它來吧,也是望穿秋水的。想想我只是一介采購員,我解決不了,多次跟上級反映了情況,每次就只會讓我多打電話去催,跟緊一點。還是要自己處理,你說能怎么辦?(本想到對方廠去看的,遠在江蘇,我們在廣東,也去不成)。
其實所有的條款都在簽合同的時候已經講好說明的。雙方應本著誠信為本、互惠互利、公平交易的原則下合作,但發生了這樣的情況,作為供方的不重視也不改善,都不知道以后怎么合作下去?最難的是,我要怎么樣才能找到接單的第二家或是第三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