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外匯風險的實質,就是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產生外匯風險的因素或條件。
我國常用的一些方法如下:
1.妥善選擇交易中使用的貨幣
①在對外經濟交易中,如有必要和可能,可采用本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
②在必須使用外幣交易的條件下,要選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兌換的貨幣,如美元、日元等。
③在自由兌換貨幣中,在一定時期內,也存在著“軟”、“硬”的區別,即有些是趨于貶值的軟貨幣,有些是趨于升值的硬貨幣。在選擇交易計價貨幣時,應當是收入外匯爭取收趨于升值的硬貨幣,支出外匯爭取付趨于貶值的軟貨幣。
④由于在國際經濟交易中,使用硬貨幣對收款方或債權方有利,而對付款方或債務方不利;使用軟貨幣對收款方或債權方不利,而對付款方或債務方有利。因此在對外經濟交易談判中,雙方爭取的目標是相反的。在雙方相持不下時,可互作讓步,采取軟、硬貨幣搭配的方案,由雙方共同承擔風險。
2.采取劃撥清算方式
3.采用外匯保值條款外 貿 知 識
外匯保值條款有兩種:
①在鑒訂貿易合同時,把匯率定下來,以后無論匯率發生什么變化,仍按合同規定的匯率付款。
②在簽訂貿易合同時,不確定付款匯率,但規定在匯率變動時,雙方各承擔一半的損失。
4.采用第三國貨幣或“一籃子貨幣”計價結果
5.運用即期外匯買賣防范風險
6.用借款方法防范外匯風險
7.運用遠期外匯買賣防范風險
8.運用期權交易防范外匯風險
9.運用掉期(套期)交易防范外匯風險
10.運用“福費廷”(Forfaiting)業務防范外匯風風險
11.提前或推遲外匯收付
12.參加匯率波動保險
①債務分散化管理。
②債權結構合理化管理。
③債權與債務對應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