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手機和固網支付正在成為電子支付的“新寵”。手機支付僅占整個電子支付市場2.2%的份額。手機支付的優勢很明顯,普及率高、使用便捷,國內4億手機用戶的存在為手機支付提供了巨大的潛在市場。隨著3G的發展,未來手機支付可能成為網上支付的重要形式。
目前移動支付可以有手機錢包、RFID等多種形式。除了從廣東發源的以短信平臺為基礎的“銀信通”業務之外,中國移動還在各地陸續推出試點性業務,比如無線ATM、移動POS和手機錢包等業務,大大地豐富了“移動銀行”的功能。在行業信息化上,銀行業可以成為一個標桿性行業,中國移動會在這一領域投入巨大的精力,同時也帶動各種新業務的開發。
目前,基于短信類的手機銀行已經開展得較為完善,對于各家銀行來說,下一步的迫切需求是能夠把銀行真正開到每個人的身邊,即讓全國3億手機用戶都能夠在手機上實現轉賬、交易等手機銀行業務。為此,中國移動和各家銀行將攜手,在2.5G網絡上開發更多的業務。比如交通銀行推出了基于WAP的交易類業務,銀聯則希望能夠推出跨銀行機銀行業務,而工商銀行則把下一步的重點放到了USSD業務上。
手機錢包是中國移動、中國銀聯、聯動優勢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各大銀行共同推出的一項全新的移動電子支付通道服務。通過把客戶的手機號碼與銀行卡等支付賬戶進行綁定,使用手機短信、語音、WAP、K-Java、USSD等操作方式,隨時隨地為擁有中國移動手機的客戶提供移動支付通道服務。使用該通道服務可完成手機繳費、手機理財、移動電子商務付費等類別個性化服務。
但手機支付也存在兩方面制約:一是用戶的消費習慣,很多用戶目前還不習慣用手機進行大額支付;二是無線傳輸在安全性方面的問題影響了用戶的使用。與手機相比,目前國內固定電話在同樣擁有龐大用戶群的同時,其安全性更有保障。一種新的固網支付模式已經出現,即在普通電話的基礎上,開發支持金融安全加密的POS支付功能,并兼容簡單的數據通信業務。由于具有安全、簡便、穩定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青睞。這種便捷的支付方式在未來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固網的最大價值在于其最終用戶的真實性,而這種點對點交易的真實性和可追溯性,對于金融類應用來說非常重要。使用固網支付的過程,可以證明卡在現場、用戶在現場,并進行完整的交易認定。而這一點是移動支付和互聯網支付所不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