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根據網友在網上揭露和通過貿易通上反映:在北京、河北、深圳,湖南一帶,出現一種相對非常狡猾的騙術。
一些不法”外貿公司”,他們從網上獵取國內中小企業發布的產品信息,或者是干脆發布假的承攬加工信息吸引各地廠家上鉤,從中選擇沒有任何外貿經驗的廠家(公司),謊稱有外商需要他們的產品,單子往往有上百萬到數百萬,并叫他們去河北簽約。
到了這個”外貿”公司以后,在討論好”出口”產品的細節同時,他們會一本正經的提出對他們的產品質量不放心,而作為廠家總是信誓旦旦的說他們的產品質量可靠,這個時候,外貿公司會適時提出一個質量保證要求:由廠方提供若干樣品,檢驗由河北的質檢部門質檢,并請一個河北當地的律師事務所進行“司法公證”(或稱律師見證)而且,為了顯示公正,外貿公司的人員會提出這個“司法公證”的律師事務所的選定,由廠方決定。
于是,他們會提供一些律師事務所的名單,讓廠方“自由”選擇。選擇好后,這個“外貿”公司會主動提出“公證”(或稱律師見證費)費用一家一半,以示公正。而這個所謂的,“司法公證”往往在3萬以上,因為這種“外貿單子”的金額比較大,有企業反映,有過高達800萬的訂單。
交了費用和樣品以后,你的產品肯定會告知不合格,如果你催得不緊,他會以你產品質量不好導致大家損失了“司法公證”費為由威脅你,就吞了那筆錢;如果你據理力爭,且老是盯住不放,他會假惺惺的說:經過他們努力協調和斡旋,產品合格了,但是這個產品由買方直接和你們做了,而這個買方可能是另外一家外貿公司如上海的或長沙的,甚至是香港的,他們會提出種種刁難的理由,讓你另外付費,如考察費,甚至有個企業說是對方香港公司叫廠方銀行擔保才會付預付款,其實大家知道,目前國內沒有任何一家商業銀行為給企業作擔保的。其實,這是另外一個連環套了。
雖然這類騙術由來已久,但最近在某些地區有愈演愈烈之勢,騙了不少沒有外貿經驗的中小企業。這類騙局的欺騙性在那里:
報關員 1、這些外貿公司,必定是正規的,所有證照一應齊全;
2、提出要所謂的”司法公證”貌似重視質量,實質在騙你錢財;
3、往往會讓你自己選擇“公證”單位,其實早就暗中有協議在手;
4、苦肉計:”司法公證”費一家一半,實質是企業獨家支付,受騙企業一走就坐地分贓;
5、他們欺騙的往往是那些沒有外貿經驗的新手;
6、這類騙局的名目因騙子公司不同而名目繁多,已發現的有: ”司法公證”費, ”司法鑒定”費,質量檢驗費,質量保證金等…
破解辦法: 1、還是老話重提:對方要貨,不看廠看貨,叫你去對方去簽約的基本上是騙子公司;
2、商檢在當地商檢局均可檢驗,無需異地檢驗;
3、對方沒付預付款前,你不能付給對方一分任何名目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