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信用證的銀行信用是否能夠完全實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開證申請人的商業信用。在 國際貿易 中,作為開證申請人的進口商的商業信用在信用證付款方式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盡管在《UCP500》中規定了信用證和買賣合同的關系及信用證的獨立抽象性原則,但在實際的 進出口 業務中,信用證和買賣合同不是截然分開的兩筆貿易,而是一筆貿易的兩個方面,其根本的結合點還是進口商和出口商的商業信用,而不是“獨立抽象”的銀行信用。因此,出口商和進口商簽訂銷售合同后,雙方約定以信用證方式支付,并不意味著交易一定達成,在 國際貿易 中經常會出現下列情況。
1.進口商不開證
外貿知識 (1)由于市場價格變化等原因,為規避市場風險,進口商從自身利益出發,故意不開證。信用證能否開立不是獨立抽象的銀行說了算,而是取決于進口商的商業信用,沒有開證申請人的請求,沒有一家銀行會向受益人開出獨立于合同之外的單據買賣合同。簽訂買賣合同而進口商不開證的例子在國際貿易中屢見不鮮。2000年9月2日,我一出口公司和日本進口公司簽訂一份玉米銷售合同,規定我公司要在11月20日前向日本公司提供1000噸我國東北玉米,價格為0.126美元/千克,支付方式為L/C即期。我出口公司在11月10日前在東北收購了1000噸玉米,準備裝船待運。但此時國際市場上玉米價格突降,買方要求降低貨價,否則拒開信用證,最后雖經多次商討使買方開來信用證。但在此期間部分玉米淋雨受潮,買方以此壓低價格,使我出口公司蒙受巨大損失。
(2)當運輸單據是 海運 單、航 空運 單或多式聯運單時,由于此時這些單據不像 海運 提單 那樣作為物權憑證,貨物被裝上運輸工具后出口商就失去了對貨物的控制,所以即使進口商不開信用證來換取這些單據,他們也很容易將貨物提走。2002年5月,我華龍(化名)精密儀器公司與一美國公司簽訂一份精密儀表銷售合同,規定采用航 空運 輸方式,付款方式為L/C即期,美方公司要在飛機起飛后向華龍公司開來信用證。
5月19日,華龍公司將生產好的精密儀表裝上飛機,9時飛機準時起飛。
但飛機起飛后,美方公司沒有開來信用證,華龍公司通過各種方法都聯系不到美方公司,便感到事情不妙。最后經確認,貨到目的地機場后已被人憑借提貨通知單和身份確認書提走,給華龍公司造成了貨款兩空的損失。
拓展閱讀:
2012年報關員網課+直播押題(覃珍珍獨家講授)無憂通關套餐報名
2012年報關員考試VIP保過班報名
2012年報關員考試保過班報名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