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力的封鎖,改變了業態。
但是改變不了形式。
facebook多賬號操作自2011年開始以來,已經被無數的人實踐了,所以不存在什么適合不適合,有沒有效果的問題。
就好比很多朋友現在還在問facebook值不值得做,有沒有意義。
網絡行業,特別是中國市場,一個平臺也好,一種方式也罷。
首先的一批嘗鮮者,一定是暴利行業的從業者。
無論你是廣告投放,還是聯盟,還是QQ,微信,空間,公眾號,甚至是直播,微博,還有無數的引流平臺。
你可以看到,沖在最前面的,一定是什么減肥,男科,豐胸美體等產品。還有保健品,這些萬年不變的模式,萬年不變的手段,甚至萬年不變的轉化。
標志著這個平臺,這種引流方式,這種模式是否有效。就像貨幣市場的黃金一樣的穩定。所以你只需要往這方面看,關注這些動態,你就能衡量是否值得。
那么在外貿市場,有沒有這類東西呢,像價值標的一樣的東西。
答案是肯定的,就是仿牌。
從最早的沒有網站,沒有外貿平臺,甚至只有郵件的時代,仿牌產品一直就走在“時尚”的前沿,可以說中國走出來的平臺也好,網站也罷,仿牌都是立下過汗馬功勞的。
只是成功之后,大家都不愿提及。
飛鳥盡,
良弓藏;狡兔死,
走狗烹。
國內幾個平臺更不用說了。
所以我們需要關注的就是這個市場的動向,因為他們其實往往代表了最前沿的“生產力”。不能說是最前沿的方法。
所以你只需要在網絡上搜索一下,你用facebook你就用facebook搜索,你用insgame,你用youtube,你就在上面搜索,看一下是不是有人在做,是不是有人在賺錢。
答案自然就很明顯了。
還有一個問題,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轉向了facebook,等其他 社交平臺,其實說到底,還是流量 太貴了。
這個和什么用戶群體大,屁關系沒有。正常的平臺已經禁止了很多的產品,為什么禁止,就有淘寶打擊假貨一樣,別人已經坐穩江山了。肯定就會提升價格了。
并不是不能做,很多產品也可以做,只是利潤都被平臺賺走了。
實體也是一樣,你開一個綜合市場,人氣旺了,租金漲了,管理費漲了,你的價格還不敢漲,利潤自己就被別人擠壓了。
現在電商平臺內部的規則,流量的價格。已經殺死了無數的從業者,就像現在的租金已經把很多實體商業綁架了一樣。
轉來轉去,流量多而便宜的價值洼地,其實就那么幾個,再一對比。facebook就變成了一個必須占領的地方。就像國內微信Qq一樣。誰也逃不掉了。
我們且不說壟斷,市場占有率,確實沒有其他平臺,產品可以與之抗衡。
但是,我們不得不多,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
黃金的時代一去不返。
你還記得你有一個QQ號就可以直接變成微信號的時代嗎?
一個站街軟件,一天可以加幾千好友。
一個腳本一天搞幾萬的公眾粉絲。
已經過去了,過去了就不能再來了。
所以還有人經常會問:有沒有加人的軟件,不封號的軟件。
你不覺得這種問題很傻嗎?
你現在搞一個微信群發不封號的軟件出來,多貴都有人買。
問題是,微信能容忍嗎?
facebook近年來的動作,已經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別人已經開始注重質量了,已經過了用戶數量不充足的時代了。
所以封殺違規,違紀的方式,方法,已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
只會越來越嚴格。
所以現在一個facebook幾塊錢,還有人嫌貴??傆心敲匆惶欤慊ㄥX都不一定能買到好的號碼。就像現在需要視頻驗證的支付寶號一樣。
這個其實不叫難,只能說是把門檻提高了。
大家公認的amazon的店鋪,賬號。非常的難。
但是也有人控制著上千個的amazon店鋪,這個就可以回答你,一個facebook賬號,還是多個facebook賬號的問題。
你覺得控制多個amazon賬號,還不算牛逼。那么還有人能拿到amazon銷售仿牌的授權。一天輕松幾百單;幾乎可以叫躺著收錢。
好還是壞,這個其實是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就像經常會有月入5萬,年入100萬這樣的標題文章。每個人看到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那你能說哪個對,哪個錯嗎?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每個行業都有一批人在默默的賺錢,但是一定有一個前提,別人耐心等待的時候,你在干什么?
最后還想問一個問題:微信營銷有效果嗎?
答案是:100%
文章來源:facebook營銷,單賬號,還是多賬號? - 外貿文章 - 獵刀手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