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
n隨著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加速發展,特別是加人世界貿易組織之后,發達國家必將強化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實施,以遏制和制約中國經濟的發展。因此,研究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實施的技術壁壘的狀況,對中國規避技術壁壘,保障出口貿易發展,以及維護企業的正當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n一、發達國家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特點
n(一)技術標準、法規繁多
n為了阻礙外國產品的進口,保護本國市場,發達國家制定了眾多嚴格的標準、法規,甚至法律明確規定進口產品必須符合進口國標準。歐盟擁有的技術標準多達10萬余個,德國的工業標準約有1.5萬種。僅據1994年3月的調查,日本就有8184個工業標準和397個農產品標準。美國是目前公認的法制、法規比較健全的國家,其技術標準和法規更是繁多。
n(二)技術標準要求嚴格
n發達國家憑借其經濟、技術優勢,制定出非常嚴格而苛刻的標準,有的標準讓發展中國家無法達到。如歐盟的國際環保紡織品標準100,對服裝和紡織品中某些物質含量的要求高達PPb級,對苯乙烯的要求是不超過5PPb,對乙烯、環乙烷的要求是不超過2PPb,這無疑給發展中國家的紡織出口貿易造成很大的難度。發展中國家由于技術有限,很難控制到PPb級;又由于實驗條件有限,無法檢測出PPb級的物質。若讓發達國家的檢測機構檢測,其費用相當昂貴,加大了成本。
n(三)針對某些國家的產品制定特殊標準
n發達國家有些標準經過精心設計和研究,可以專門用來禁止某些國家產品的進口。如法國規定禁止含有紅霉素的糖果進口的技術標準,就是針對英國而制定的,因為英國的糖果普遍采用紅霉素染色劑。又如德國曾規定禁止進口車門從前往后開的汽車,這使意大N'-E產的菲亞特500完全喪失了德國市場。
n(四)利用各國標準的不一致性選擇有利的標準
n如法國規定純毛服裝的含毛率只需達到85%以上即可,而比利時規定含毛率必須達到97%,而德國則要求更高,含毛率必須達到99%。德國利用標準的不一致性,在出口時選擇對方的標準,在阻止純毛服裝進口時,就選擇本國的標準,使得法國的羊毛制品在德國和比利時難以銷售。
n二、主要發達國家關于技術標準和法規的技術壁壘狀況
n美國、日本、歐盟是中國最大的三個貿易伙伴。據統計,包括經香港地區的轉口貿易在內,中國出口商品近75%銷往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或地區。而這三大貿易伙伴正是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積極倡導者,也是絕大多數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的發源地。其設置的技術壁壘名目繁多,涉及面廣,因此,了解美國、日本、歐盟關于技術標準和法規的技術壁壘狀況,有利于規避和弱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