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工程流體力學,選礦學,礦物加工廠工藝設計,礦物加工試驗研究方法,技術經濟分析與生產管理等。
[1]核心知識領域:化學、力學、機械基礎、礦物學、礦物加工方法、理論與設備、工程設計、試驗研 究方法。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物理化學(64學時)、工程力學(64學時)、流體力學(32學時)、礦石粉碎工程(32 學時)、礦石學(含巖礦鑒定)(48學時)、礦物物理分選(32學時)、浮選(32學時)、燒結球團學 (64學時)、礦物加工研究方法(32學時)、礦物加工理論與工藝(32學時)、礦物加工工程設計 (32學時)。
示例二:工程圖學(48學時)、工程力學(80學時)、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80學時)、有機化 學(32學時)、無機與分析化學(64學時)、過程流體力學(48學時)、物理化學(64學時)、選礦機 械設計基礎(48學時)、礦物加工學1(64學時)、礦物加工學2(64學時)、選礦廠設計(56學 時)、試驗研究方法(32學時)、礦物巖石學與煤化學(48學時)、選煤廠管理(32學時)、礦物加工 機械(48學時)。
示例三:現代工程制圖(72學時)、工程力學(80學時)、無機化學(56學時)、物理化學( 64 學時)、電工技術(48學時)、電子技術(48學時)、流體力學(48學時)、機械設計基礎(56學時)、 重力選礦(56學時)、浮游選礦(40學時)、礦物加工機械(48學時)、礦物加工工程設計(48學 時)、礦物加工自動控制(48學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