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核心在于先行先試權,是根據地方特點對涉及國家重大發展的領域與問題進行創造性的改革與破解。因此,各試點必須根據國家確定的重點改革領域和自身的目標定位,制訂具有較強操作性和針對性的行動框架。從各地的情況看,改革的關鍵環節和突破點仍然可以歸結為行政管理、經濟增長、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和區域增長等領域。
浦東新區和濱海新區地處沿海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商業和人才基礎,這些地方的改革著重探索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形成符合國際規則,融入全球市場的經濟體系。通過沿海這三個地方的布局(加上深圳),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三大城市群進一步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區域之間分工協作與互動發展的格局日益清晰起來;西部成渝地區比較強調建立完善市場機制,特別是解決城鄉統籌發展的問題,將解決u201c三農u201d問題置于改革的優先序列;中部u201c兩型社會u201d試驗區則聚焦于資源能源節約和環境生態保護方面的機制創新,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內生型經濟發展道路,促進中部崛起。
從試驗區設立的次序我們不難看出,試驗區一方面將促使經濟發展從東向西推移、從南到北擴展,打破區域之間的壁壘,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實現經濟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優化配置。由此,東部、中部和西部之間之間的平衡協調性進一步增強,形成全國一盤棋而又各有側重點的區域發展局面;另一方面,試驗區的改革內容正逐漸圍繞著經濟發展向建設和諧社會轉變,更為注重社會公共事務和生態環境保護,為人民創造能夠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