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ay有些爭議,從隱私權政策(eBay往往不經任何程序即將個人資料送給司法單位)到賣家資訊不完全公開(不公布賣家所涉入的詐欺),不一而足。根據eBay資料來看,不到0.01%的交易被確認為詐欺案件。
評價系統原理 eBay 主要的防詐騙手段是評價系統。在每筆交易完成后,買、賣家皆可以為彼此評價。她們可以給出像是:u201c正面u201d、u201c負面u201d或是u201c中立u201d的評價,并且為該次交易留下一筆意見。所以,如果買家對該賣家(交易)有所不滿的話,他可以給這位賣家留下一筆負面評價,并且留下如:u201c物品未收到u201d的意見,以防下一位買家有可能誤中陷阱。對買家而言,學會并善用評價系統有助于減低被詐騙的機率。
當然,評價系統同時也是保護賣家的。如果有個可能買家的評價過低,或是負面評價太高,該賣家可以根據其評價,拒絕其交易并說明理由。一般情況下,賣家不可以給買家負面評價,只能給中評或好評。
評價系統弱點 無論交易的大小,評價都只有一次。
用戶可能出于某些原因(像是害怕被給負面評價),而不敢給對方負面評價。
收到負面評價的用戶可以在評價頁面提出一段約80個字母的反駁。不過卻很少人能夠利用如此簡短的文字做反駁。
因為eBay幾乎不會移除任何評價。所以,移除不公平、非真實的評價根本是不大可能的。
當一位使用者覺得一位賣家(或買家)曾經有過不實,那么在他的帳號上即會有一筆前科。如果確實有許多使用者與那個賣家有過糾紛,那個賣家(或買家,或是兼具兩者的身分)的帳號將會被取消。當然,該賣家也可循法律途徑進行救濟。
許多抱怨者抱怨eBay的交易系統充滿了詐欺!同時英國著名的消費者權利節目Watchdog也常常接獲許多關于eBay的申訴。內容不外乎是 eBay 對使用者的申訴不理不睬之類的。
賣家的詐騙 收到貨物款項后卻不把物品送出。
買家收到的物品與敘述的完全不同。
寄送已損壞的物品。
仿冒商品。
販賣竊物。
以u201c誘餌u201d帳號吸引買家頻頻出高價。
買家的詐騙 Paypal 詐騙。
信用卡詐騙。
宣稱收到的不是如敘述的物品。
剛收到物品就立刻退貨。
其他爭議 2003年5月28日,一個美國地方法院陪審團發現eBay涉及專利侵權,并據此判決eBay需付出3千5百萬的損害賠償。陪審團發現原告MercExchange在2001年曾指控eBay侵害由該公司創辦人Tom Woolston所擁有的三項專利(其中兩項用于eBay的u201c立刻買u201d的固定價格販售功能)。而后,eBay向美國聯邦法院提出上訴,遭到駁回,并保留原判決。直到2005年11月,eBay再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以防堵對MercExchange進行行政救濟。2006年,美國最高法院同意審理此案。
2003年6月28日,eBay與其子公司PayPal同意付出1000萬美金罰金以解決他們資助海外及線上賭博業的爭議。根據申述的內容,PayPal涉嫌在2000年中到2002年11月,將金錢匯至美國聯邦及擁有賭博法的州。
PayPal也被迫取消估計占有6%市占率的paypalwarning。此一行為發生在eBay購買PayPal之前。
2004年12月17日,eBay印度子公司:Baazee的執行官Avnish Bajaj被以線上販售兩名印度學生口交的影片的罪名逮捕。該公司矢口否認對販售物品的內容知情,并且迅速地移除任何可能違法的內容。印度政府企圖以Bajaj違反印度的IT法:u201c禁止出版、傳遞、或是提供平臺以出版任何猥褻內容u201d來偵辦此案件。盡管實際內容并未在Baazee的伺服器中出現,eBay仍然強烈支持Baazee。
2005年6月14日,eBay在不顧眾人抱怨之下,移除了原是免費的Live 8慈善演唱會門票拍賣。根據鮑勃·格爾多夫的說法,他將eBay敘述成一個數位皮條客。因為許多這類的拍賣都充斥著假的下標。最后eBay同意在英國法律之下,將慈善類的門票列為合法物品。
2005年,澳洲橄欖球聯盟試著追回那些被黃牛們在eBay上賣出去的冠軍賽門票,但沒有成功。
被凍結PayPal帳戶(如果不是因為賣方端原因)的eBay使用者之帳戶也有可能被eBay給凍結。
eBay限制某些國家/區域的線上付款業務。
2013年,eBay(易趣)公司行政總裁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周四表示,預計公司業務規模將在2015年達到3千億美元。而eBay2012年的業務規模為1750億美元,3年內將同比增長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