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場突如其來新冠病毒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重大沖擊與影響。當前疫情防控呈現積極向好的變化,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開始重啟,但資金鏈斷裂風險是諸多中小企業必須直面的現實困境。中小微企業作為社會穩定的主要力量,急需一種具有智能多方連接、鏈條企業互信、多級信用穿透、生態風控閉環等特點的融資渠道,批量帶動中小微企業融資業務發展。
南京江北新區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老板劉志華(化名)表示:"疫情來得突然,我們公司累計訂單取消額已經達到百萬元。"劉志華說這次疫情讓他們營收大幅減少,但公司的固定開支卻沒有減少:"房租、水電費等都要正常交,最關鍵的是工人工資,你不能不發,你是老板,有困難,但員工都指望著公司,更加困難。停業了近3個月,手里的現金流是沒有,但之前結算的票據還是有一些,但也愁著怎么變現。"
票據資產創新運用 服務中小微企業
票據是供應鏈金融的一種重要金融工具,具有交易、支付、信用等多重屬性,為我國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便捷的融資渠道和低成本資金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票據市場電子化和透明度提高,原有的票據業務模式將逐步退出市場舞臺,票據產品創新將朝著提高融資效率、產品標準化、資源整合、市場風險管理以及科技創新應用等方向展開,電子化票據與在線交易形成雙重結合,隨著互聯網科技和區塊鏈科技的發展,行業紛紛將目光轉向了科技創新,希望用科技創新去解決業務難題,承兌匯票作為一種無限趨近于標準化的支付產品,一直以來在經濟供應鏈中被廣泛應用,它的存在不僅提高了貿易的快速達成和高效運行,更是促進了經濟的高速發展。
隨著供應鏈承兌支付體系融資平臺-匯承銀企業務的開通,票據市場風險高發的局面已經徹底扭轉,票據市場進入快速、規范發展階段。票據作為將核心企業信用遷移至民營、中小微企業的金融工具,極大地提高業務效率和風控水平,構建起全新的供應鏈承兌支付體系融資生態圈。
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匯承"搭建綠色服務通道,強化票據融資服務,特別是針對持票的中小微企業,基于IT技術和云平臺的大數據風控解決方案,結合場景深耕Fintech資產領域,通過解決Fintech資產的信息不對稱,幫助資產和資金流暢對接,實現了金融科技在服務中小微企業上的價值。同時,為便利客戶融資,積極推廣企業網銀"銀行快貼"和"商票速融"產品。手續簡便,從開通到使用可實現客戶足不出戶全程網銀操作,不受節假日限制;客戶在網銀提交自助貼現申請后,資金秒到。
匯承金融科技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使金融更加智能化,從而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的資金結算成本、融資成本,增強資金和資產流動性;同時,匯承金融科技通過優勢互補、差異化的高效專業服務為中小微企業解決日常票據資產貼現融資難題,為合作機構提供信用風險評估模型和風險預警服務。
中小微融資難由來已久 亟待多方合力紓困
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如何有效地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融資服務,以支持其發展,目前仍然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在我國,中小微企業的平均壽命在3年左右,經營波動大,抗風險能力也相對弱。同時,相較于大中型企業,中小微企業規范性不足,經營管理比較隨意,沒有嚴謹的財務和審計制度,企業相關信息的書面化程度不足,風控成本相對較高,加之中小微企業資金需求量往往較小,對應客單價服務成本較高,導致中小微信貸利率較高。同時,由于貸款信息的難以對等,很多中小微企業難以快速匹配到合適的銀行產品。這就形成了中小微企業雖然持有票據資產,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存在。此次疫情影響,中小微失去了經營流水,雪上加霜。
上文提到的南京江北新區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實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匯承"平臺根據銀行快貼產品要素及業務處理流程,結合產品運營經驗,構建了極速票據貼現服務企業標準,在服務要素、持票人準入要求、第三方合作機構準入要求、貼現渠道及流程、官網接入要求、匯票業務系統技術要求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規范,推動票據貼現業務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實現了極速票據貼現服務的標準化運營,提升了中小微金融服務質效,在極短時間內,就幫助了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了200萬元的票據融資,增加了現金流動線,為疫情向好之后的及時復工復產奠定了基礎。
此外,"匯承"平臺結合銀行快貼產品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了銀行快貼金融標準應用,從中小微票據貼現用戶的需求入手,通過對用戶信息搜集、信用畫像、客戶營銷等活動進行規范,進一步促進了匯承平臺開展特色化的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通過對產品敏捷開發系統的優化,提高了中小微企業持有小散票據通過銀行獲得融資的可得性。
未來,匯承將在金融科技的驅動下,踐行普惠金融,回歸業務本源,深耕客群,服務客戶,為服務實體經濟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