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博客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我已經申明了只是針對阿里巴巴B2B業務的分析,俺只是把自己三年前的論調重新說一下,依然招來了馬云fans的謾罵,除了謾罵外,沒有一個有理有據的拍磚。遺憾啊
阿里巴巴B2B就是玩一個概念,欺負中小企業不懂網絡營銷,阿里巴巴收費模式不變,必然走向衰落。但是馬云聰明的像外星人,不會坐以待斃的,所以我們來分析一下阿里巴巴的戰略,也許可以更好的判斷阿里巴巴的走向!
1、阿里巴巴推出旺鋪
阿里巴巴的旺鋪就是給中小企業一個簡單的自助建站,這個產品看似簡單,但是對中小企業還是比較劃算的。因為2000多元,建立一個企業網站,還算劃算。阿里巴巴這一策略搶了不少建站公司的飯碗,但是還是聰明的一招。
建議:產品做的更好些,如果能夠整合一些按照效果付費的營銷推廣服務融入進去,可以獲得飛躍的發展。
2、阿里巴巴推出創業加盟平臺業務
阿里巴巴眼紅U88、28等等網站賺錢爽,也推出了創業加盟平臺,這一做法并不聰明,因為這個領域水太深,且太黑。一個這個領域業內的朋友是這樣評價這類加盟項目的,里面90%以上創業加盟項目都是騙加盟費的!
建議:砍掉此項目
3、阿里軟件項目 阿里巴巴推出這個項目是非常聰明的,因為這個項目可以很好的在阿里巴巴目前的客戶身上挖掘出新的價值。但是就目前的形式而言,阿里巴巴在這個項目上下的功夫似乎還太少。
建議:像對待淘寶那樣,進一步加大力度才能有更快的發展!
4、口碑網
阿里巴巴自己團隊出去做的,然后在收購回來,在分類信息里面做的不算頂尖,但是還是不錯。并且最近已經開始通過旺鋪來收錢。
建議:口碑旺鋪應該搞的更加個性化一些,同時價格降低一半,估計可以有更加瘋狂的銷售增長。
5、淘寶網
燒了N多億,燒到了中國C2C老大的位置,幫助無數的人賺了錢,但是自己卻還沒賺錢。如果不是因為淘寶已經把用戶培養成了免費習慣,用ebay在其他國家的收費模式的話,淘寶就賺瘋了。但是,中國的互聯網就是免費的環境,要收錢,還需要等待。
建議:不能從開店賺錢,可以從營銷賺錢,應該在淘寶中堅持合理賣廣告位。
6、阿里媽媽
在幾年前,我就在文章中說過,C2C在開店這個環節很難收錢,因為大家都免費。但是在幫助網店推廣和營銷這個環節收錢是不難的,所以推出阿里媽媽這個策略還是比較聰明的。但是,阿里媽媽太一味的追求大而全了,反而失去了特點。同時和淘寶的結合還不夠,沒有更好去挖掘淘寶店鋪的價值。
建議:簡單一點,和淘寶結合更加緊密一點才能更快發展!
7、支付寶
這是阿里巴巴集團的一個寶貝啊,里面的現金流太龐大了,收利息就賺不少,不知道阿里巴巴會不會成立支付寶銀行啊。呵呵!
8、雅虎中國
當年周鴻祎把雅虎中國搞的挺不錯的,特別是搞出的那個一搜,短短一年幾乎可以和百度扳一扳手腕了,硬是被馬云稀里糊涂的掐死了。今后后來馬云投了不少錢來燒雅虎中國,但是依然不能把這個美國風格的雅虎中國燒起來,搞的今天的雅虎中國像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點評完阿里巴巴旗下的這些項目,我們再來分析他的下一步發展可能:
1、阿里巴巴B2B發展分析:
阿里巴巴B2B目前針對國內的外貿企業提供的金牌供應商價格太高,不甚劃算,發展可能不會太樂觀,針對國內企業低成本的旺鋪銷售,會越來越好。針對國際化走向海外,除了日本外,很難在其他海外地區很難收上錢,馬云一直要喊走向國際,但是卻無具體行動或有動作,也不會太大。總體而言,阿里巴巴B2B的業務依然不會再有非常大的飛躍,會逐步走向衰落。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阿里巴巴改變忽悠企業的年費收費方式,改成效果付費方式,那樣的話,短期收益大降,當時針對長遠也許會有一個新的發展!
2、 阿里巴巴股價走勢分析:
三年內,阿里巴巴的股價會一直低迷,為什么呢?今后三年大環境是變動的,而中國中小企業越來越聰明,阿里巴巴要賺中小企業的錢,不能靠忽悠,需要下大功夫了。所以阿里巴巴的業績不會有迅猛的增長,股價自然也會持續的低迷。
3、阿里巴巴其他業務走勢:
口碑網和雅虎中國都有些雞肋的感覺,潛力不大,這里就不多談了。這兩個部門能夠養活自己不拖累阿里巴巴就不錯了。
淘寶現在雖然不賺錢,但是無限風光,不過這種風光一直都面臨在挑戰,老的挑戰來自騰訊拍拍,新的挑戰來自百度,而這兩家都是不用燒錢的主,因為這兩家公司最不卻的就是流量,他們不用燒錢就可以和燒著錢的淘寶耗下去,干下去。所以未來三年,淘寶也不會舒服到哪里去。
支付寶作為一種支付工具,已經被廣泛認可,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更多的普通電子商務網站平臺也都會使用支付寶作為其中一個支付平臺。所以支付寶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光明的,競爭也是存在的。好在基礎已經打好,后面成本已經不高。會變成一個賺錢的工具。
阿里媽媽和阿里軟件都是在淘寶和阿里巴巴B2B上延伸出的增值服務開發,還需要繼續發展,三年后才有可能大有作為。不過事都是人做的,一切還要看這兩個項目的運營團隊。
阿里巴巴會繼續收購么?
前一段51.com被史玉柱收購的時候,據說馬云也要收購,最后馬云讓給了史玉柱。這可能只是媒體炒的一個噱頭,如果馬云真的收購了,非讓他頭疼不可。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阿里巴巴不可能像分眾傳媒那樣進行大規模的收購,因為阿里巴巴能夠下功夫把自己旗下的項目做的更好,讓他們都賺錢,就需要花很大的精力了。所以再去收購的話,必然會消化不良。不過阿里巴巴開始搞風險投資應該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扯到這里,真有點佩服馬云了,這么多事情,想想都頭大,他來領導著做,除了表面上風光外,背后一定也在不斷的遇到各種問題和煩惱
人生,就是在折騰!
互聯網上的三年,是非常快的三年,也是翻天覆地變化的三年,三年后的阿里巴巴是繼續超越呢? 還是逐漸走向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