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4.5萬億元,同比增長25%。相比前幾年,跨境電商的交易規模已經有巨大提高,但是不管是進口還是出口跨境電商,都存在著巨大的市場機遇,越來越多的電商企業開始看中跨境業務的市場。可以發現,以海淘為代表的境外購物方式正在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進口跨境電商未來的份額占比也將穩步增長。跨境電商帶來了再一次的機會,國外的亞馬遜也看到中國跨境電商大發展的趨勢,意圖分一杯羹。
如今在海外市場里,亞馬遜已經是霸主,具有多年購物經驗的領先優勢,但是在中國市場上,它不得不面臨各類競爭對手的壓力。目前,國內跨境電商企業以天貓國際、蘇寧海外購、京東海外購、唯品會全球特賣、1號海購、洋碼頭等平臺居多,以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和唯品國際居前,而垂直類的跨境電商平臺中,網易考拉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至60%,小紅書和豐趣海淘分列第二、三位。網易考拉、小紅書,以及達令、洋碼頭等,都是近年來出現的跨境電商垂直類網站。
眾多綜合型的跨境電商都在以各自擅長的品類抓住一部分用戶,尤其對于阿里巴巴、京東海外購來說,雙方的競爭也日益激烈,而阿里巴巴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企業,B2B業務是阿里的起家業務,已經走過了19年,多年的電商經驗是自己的優勢,如今阿里的淘寶、天貓,已經發展到無人不知的階段,下一個階段就是阿里巴巴國際站新貿易的升級階段。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跨境電商市場,阿里巴巴國際站的新貿易升級也為阿里巴巴再次添上有力的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