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口加工區出口集拼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國內有進出口權的一般貿易出口報關,完成出口退稅; 國內加工貿易企業手冊出口,完成出口核銷;國內沒有進出口權的企業出口,買單出口報關。
貨車通道(廣東深圳出口加工區北大門)
案例分享1:
東莞某貿易公司C,在全國各地采購生活日用品。由全國各地供應商把貨物分批出口到我司保稅區倉庫內,在倉庫內進行分揀,貼標,倉儲,拼箱再出口到其它國家。為貿易商提供貨物集散地,出口退稅以及增值服務。
案例分享2:
產品為筆記本套件:鼠標、散熱器、音箱、包材等。 國內供應商A把鼠標出口到加工區、國內供應商B出口散熱器到加工區、臺灣供應商C經香港碼頭送貨轉關到加工區(或經深圳碼頭轉關到加工區),在這個過程中,A和B供應商出口到加工區既可以退稅或核銷,臺灣供應商C免稅且自由通關進入加工區。另一包材供應商把包材出口到保稅區,對以上套件進行包裝、分揀、 貼嘜等等簡單加工內容。再集拼成整柜出到國外。
貨車入區通道( 丹梓大道由西向東進深圳出口加工區最右側車道)
出口集拼概述:
出口集拼是指:國內貨物以視同出口方式向海關進行出口申報,貨物通關進入保稅區后,存放于指定物流商的倉庫,經過分級分類、分拆分揀、計量、組合包裝、打膜、貼標等物流增值服務或綜合處理,并按照貨物到達最終目的地的需要,再與同類別的貨物,或者國外以進境備案方式申報進入保稅區(關稅豁免)的貨物進行集拼裝箱后,離境到指定口岸。
主要針對國際大型采購商、貿易公司在全國各地不同供貨商分批、分類采購的貨物出口到保稅區倉庫,完成貨物出口退稅后, 在保稅區倉庫進行貨物分級分類、分拆分揀、分裝、組合包裝、打膜、加刷碼、刷貼標志、換包裝、拼裝、拆拼箱等具有商業增值的輔助性作業等, 再集拼成整柜出到國外(可以從保稅區轉關到一線港口裝船,也可以轉關到香港裝船)
深圳出口加工區出口集拼的優勢:
由于保稅區具有進區貨物退稅的政策優勢,使其收到集拼貨物(跨國采購)的青睞。保稅區對貨物而言屬于境內關外的海關監管區,
其入區退稅政策有有以下優勢:
1).降低物流包裝成本。
利用物流倉庫建立各自的互聯網數據中心(IDC)。貨物可以在不改變出口申報時海關編碼(HS CODE)的情況下自由拆拼,使貿易商與國外客戶便于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訂單分配,將保稅區的物流倉庫變成自己離境的互聯網數據中心。充分利用我國的人力,技術資源優勢,降低貨物在本國進行大批量貨物分揀、存儲、貼標等物流包裝成本。
2).可以快速開展手冊核銷。
根據我國法律法規,很多進,來料加工手冊需要離境核銷,如果需要進行深加工結轉,或者與其他出口、中轉貨物進行集拼出口時,常規方法必須單獨出口核銷。這也就帶來了保稅區一日游(轉廠)/香港一日游的物流方式,而保稅區則可以在政策上限度地提供物流上的便利條件。
3).供應商退稅能緩解資金壓力。
進區視同出口的政策,使得供應商們可以立即根據報關單辦理相應的退稅手續,盤活資金鏈,許多出口企業的利潤都集中于此。在常規貿易下,全部訂單貨物必須在出口后才能退稅,導致企業很多時候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拿到退稅款項,而出口加工區的入區退稅政策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題。
4).針對國內不同資質的出口供貨商提供不同的報關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