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物流是跨境電商行業內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能夠準確安全地把產品送到目的地,才能開展下一步的銷售活動,讓顧客得到更好的消費體驗。目前
跨境電商物流的幾個標準模式:郵政包裹模式、國際/國內快遞模式、專線物流模式、海外倉儲模式。
郵政包裹模式
目前跨境電商物流還是以郵政的發貨渠道為主,郵政雖然網絡覆蓋廣,但也很復雜,所以選擇郵政包裹發出的貨物要考慮到出貨口岸、時效及穩定性等。除了中國郵政,中國賣家使用的其他郵政還包括香港郵政、新加坡郵政等。
國際快遞模式
主要由UPS、Fedex、DHL、TNT四大巨頭包攬。這種模式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之間所進行的快遞、物流業務。國際商業快遞利用強大的IT系統和遍布世界各地的本地化服務,為網購中國產品的海外用戶帶來極好的物流體驗。
優質的服務往往伴隨著昂貴的價格,一般中國商戶只有在客戶時效性要求很強的情況下,才使用國際商業快遞來派送商品。
國內快遞模式
國內快遞主要指EMS、順豐和“四通一達”。在跨境物流方面,“四通一達”中申通和圓通布局較早,但由于并非專注跨境業務,覆蓋的海外市場也比較有限。比如美國申通在2014年3月才上線,圓通也是2014年4月才與CJ大韓通運合作。
順豐的國際化業務則要成熟些,目前已經開通到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國家的快遞服務,發往亞洲國家的快件一般2-3天可以送達。
專線物流模式
跨境專線物流一般是通過航空包艙方式運輸到國外,再通過合作公司進行目的國的派送。專線物流的優勢在于其能夠集中大批量到某一特定國家或地區的貨物,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價格一般比商業快遞低。在時效上,專線物流稍慢于商業快遞,但比郵政包裹快很多。
海外倉儲模式
海外倉儲服務指為賣家在銷售目的地進行貨物倉儲、分揀、包裝和派送的一站式控制與管理服務。海外倉儲包括頭程運輸、倉儲管理和本地配送三個部分。
頭程運輸:即中國商家通過海運、空運、陸運或者聯運將商品運送至海外倉庫。
倉儲管理:中國商家通過物流信息系統,遠程操作海外倉儲貨物,實時管理庫存。
本地配送:海外倉儲中心根據訂單信息,通過當地郵政或快遞將商品配送給客戶。
選擇這類模式的好處在于,倉儲置于海外不僅有利于海外市場價格的調配,同時還能降低物流成本。擁有自己的海外倉庫,能從買家所在國發貨,從而縮短訂單周期,完善客戶體驗,提升重復購買率。結合國外倉庫當地的物流特點,還可以確保貨物安全、準確、及時地到達終端買家手中。
跨境電商物流主要有以上這五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