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內外在疫情籠罩之下,使得線上購物成為主流的購物方式,跨境電商也從中獲得紅利。
Google大中華區營銷與解決方案副總裁林妤真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者的影響和改變是持久的,伴隨著需求的增長和整體行業的成熟,跨境電商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會,長期可持續的發展成為行業的共同目標。
而近日,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印發了《關于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嚴格落實監管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試點范圍擴大至所有的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綜合保稅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所在城市(及區域)。
事實上,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2018年11月在北京等37個城市開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以來,各相關部門和地方積極探索,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規模已突破1000億元,試點進一步擴大至86個城市及海南全島。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數字化浪潮下,企業的客戶關系模式發生巨大變化,企業只有贏得客戶才能贏得市場,但要贏得客戶,就要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智能CRM客戶關系管理成為企業的追捧。
為了更好地研究企業客戶關系管理,艾媒咨詢發布了《2020-2021年中國跨境貿易CRM發展白皮書》,根據艾媒數據中心、艾媒咨詢商業情報數據庫、艾媒商情輿情數據監測系統基礎數據,對2020-2021中國跨境貿易CRM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報告不僅針對中國跨境貿易發展基本概況(發展歷程、痛點、市場規模)、發展現狀(服務需求、服務商),還結合典型服務案例等方面為2021年跨境貿易CRM的發展方向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以下為報告核心內容節選:中國跨境貿易市場規模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出口總值持續上漲。2020年,中國出口總值179326億元,同比增長4.0%。市場規模的擴張使得跨境貿易的產業鏈也在不斷發展進步,隨著產業升級的進程加深,各個環節的分工逐漸明確細化,對于產業鏈中各環節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要求也不斷提高,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化和一站式服務成為了跨境貿易產業鏈發展的主要趨勢。
中國跨境貿易市場規模
中國跨境貿易優勢分析中國正逐漸從“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目前,中國擁有最為齊全的工業門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當中,中國有22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占居全球第一。通過加強創新、發展品牌,在擁有強大的生產力的前提下,加強外貿銷售端的升級,使得跨境貿易生產鏈更高效、高質,打造全新的“中國工廠”。
中國跨境貿易優勢分析
中國跨境貿易數字化發展現狀從貿易數字化系統的發展進程來看,ERP系統的出現比CRM系統更早,原因在于中國在21世紀逐步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的過程中,跨境貿易企業并不缺少訂單量,這些企業的主要需求在于生產后端的精細化管理,以保證訂單能夠及時交付。
而隨著外貿市場競爭激烈化,客戶的選擇增多,使得企業需要引入信息化的客戶管理系統協助管理,用更優質的服務提升市場競爭力,而這一需求也使得CRM市場迅速擴張。數據顯示,目前CRM市場規模與ERP相比依然有較大的差距,但在疫情的催化下,CRM市場的發展將會迎來高速增長。
中國跨境貿易數字化發展現狀
中國跨境貿易CRM服務需求發展特征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落實發展,中國的跨境貿易出口國家數量不斷增加,多語種交流的需求逐漸變得強烈。跨境貿易的CRM系統作為賣家和買家之間的橋梁,對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語言、合同發票樣式等的識別和翻譯成為了新的服務需求,覆蓋多語種的CRM系統將成為更多針對不同市場的外貿供應商的選擇。
中國跨境貿易CRM服務需求發展特征
中國跨境貿易CRM服務需求發展特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滲透到CRM行業,CRM系統生態鏈得到了進一步延伸。目前CRM系統通過AI技術能實現針對性線索獲取、客戶畫像分析、營銷自動化、工作流自動化以及銷售進程管理等。人工智能的加入解放了更多的人力,使得跨境貿易從業者的工作需求從系統式的信息錄入處理轉移到客戶分析、產品研究上,促進外貿行業更深層次的發展。
中國跨境貿易CRM服務需求發展特征
中國跨境貿易CRM服務商發展情況分析:市場規模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CRM行業的市場規模為35億元,同比增長16.7%。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疫情黑天鵝的影響下,中國跨境貿易行業將會面臨洗牌期,企業對于數字化系統的需求將會進一步被激發。在市場推動和疫情催化下,CRM行業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跨境貿易CRM服務商發展情況分析:市場規模
以上是《2020-2021年中國跨境貿易CRM發展白皮書》部分內容解讀,查看高清完整報告及更多相關行業數據可登陸下方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