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方亦落
阿里動物園近日又添“新丁”了!繼螞蟻金服、飛豬旅行、犀牛制造、菜鳥網絡之后,阿里云智能事業群總裁、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在9月17日舉辦的2020年云棲大會上,發布了其首款物流機器人“小蠻驢”。
阿里云方面表示,之所以用“驢”來命名,是因為驢曾是中國農耕社會中人們最常用的勞動、代步和載貨工具?,F代人的生活向著數字化和高速的方向發展,但是社會運轉最核心的需求一直沒有改變,而服務于末端物流的“小蠻驢”,就相當于數字時代的運載工具。
按照阿里巴巴的意思,小蠻驢會被率先應用于菜鳥驛站,在社區、學校、辦公園區大規模使用,完成快遞“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現在阿里巴巴已注冊成立小蠻驢智能科技公司,推進該款機器人的研發和量產落地。
其實機器人送貨不是阿里首創,近年來其他電商巨頭也多有布局。 然而這些已經投入應用的機器人還是有些不完善之處,例如在公共路面行走無法保證十足的安全性,并且在天氣不好和遇到意外路況時會“自亂陣腳”等等。
不過在每個新事物發展的過程中都必然會遇到阻礙,這都是可以預料到的。問題在于,現在人們的戾氣越來越重,輿論愈發容不下錯誤,于是對無人車技術的批判也多了起來,有說是噱頭的,有說無人車安全性能差的,此次阿里云推出小蠻驢之后,同樣出現了一些帶著嘲諷和不屑的聲音。
對于新產品和新技術來說,一味地捧殺和一味地諷刺都不利于未來的健康發展。 就小蠻驢本身而言,其優點還是蠻多的。先別忙著一味諷刺,小蠻驢的優勢可能會加速解決以往的無人車在實踐過程中所暴露出的不足。
在云棲大會上,阿里云展示了的一系列小蠻驢機器人的測試場景,如精準通過石墩、在特殊情況下急剎車、載重超1000斤爬坡等。
看起來這個小蠻驢還真是“蠻聰明”: 達摩院自研的感知算法讓它能夠識別厘米級障礙物,沒有GPS也不成問題;意圖預測算法則賦予了它超強的意圖識別能力,只用0.01秒就能判別100個以上行人和車輛的行動意圖。
除了聰明之外,小蠻驢還“蠻能干”: 只要給它充上4度電,就能跑100公里,每天最多能運送超過500個快遞,而且它的聰明勁能讓它適應各種天氣,刮風下雨嚴寒酷暑都照常工作,可以說是任勞任怨了。
此外,小蠻驢還“蠻安全”: 它擁有大腦決策、小腦冗余、異常檢測剎車等五重安全設計,確保最高安全性能。
這樣看來,有了小蠻驢,我們可以對物流機器人放心得多了。盡管小蠻驢還沒有真正投入使用,不過阿里的實力一直不弱,從前的那些“動物”進入市場之后表現得都相當不錯,那么我們也同樣有理由相信,暖萌、可靠又有著一股“蠻勁”的小蠻驢也可以像它的動物朋友一樣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對阿里而言,物流配送需求正在急劇增加,今年的疫情更是將這種需求進一步擴大。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每天會產生10億個配送訂單。而末端物流是整個物流體系中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環節,現在有了小蠻驢,這個問題也可以得到解決。
此外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即將到來的機器人革命將創造數萬億美元的市場。阿里有意抓住這個機會,對外開放機器人通用技術和能力模塊,用戶可快速開發各類不同場景下的機器人,這也可以幫助阿里擴大機器人的應用場景,為其未來的布局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因此不論是小蠻驢還是阿里的機器人布局都是值得期待的,輿論也該多給新產品和新技術一些機會,讓它們向著更為健康的方向發展。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