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風口,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橋頭堡和新一輪創業創新示范地的深圳,再次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
2014年,深圳人均GDP接近2.5萬美元,按照世界經濟論壇的劃分標準,當人均GDP超過1.7萬美元的時候,就進入了創新驅動增長階段。
事實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外需放緩、成本上升一度使深圳經濟遭遇挑戰,但深圳在壓力之下加速推進產業結構轉型,淘汰落后產能,為新興產業發展騰出空間。目前,深圳經濟中結構中“三來一補”和進料加工已經大幅降低,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中的占比已上升至63%。
中金公司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在將深圳、香港、新加坡對比后得出結論稱,深圳的研發強度、研發能力以及研發轉化為生產的能力在三個城市中是最強的。
深圳的創業創新氛圍和成就也引起了上海市有關部門的重視。8月初,在上海市政府一場主題為推進全市科創中心建設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長孫繼偉也毫不回避現場記者一個“為什么上海創客到張江的距離比到深圳遠”的提問。
上海文廣SMG東方財經頻道甚至特意派出記者趕赴深圳,實地探訪,制作出《深圳究竟快在哪里?》系列報道。
8月18日,東方財經頻道在當晚7點黃金時間播出的新聞頭條,即以隨手科技公司等為藍本,條分縷析地揭示了深圳創業創新的“核心密碼”。
“首先我覺得這個城市的包容性很強,其次這是一個創業型的城市,給很多年輕人機會。”隨手科技公司品宣主管小鄭首先出境,以自己到公司一年半以來的快速成長經歷,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在深圳所獲得的成長機會。
“我覺得這個城市就是一個非常適合年輕人去拼搏奮斗的地方。”小鄭說。
隨手科技創始人、CEO谷風在節目中透露,目前隨手科技每一天平均能夠新增10萬多個客戶,高峰期能超過30多萬,“確實我們看到了時代的浪潮,如果辜負它,太可惜了”。
深圳的創業創新上的成功,首先是尊重市場需求的成功。在節目中,小鄭興奮地告訴東方財經頻道的記者,她的團隊提出并獲得批準的一個最新征信辦卡查詢功能,也是基于客戶體驗和用戶調查而產生。
谷風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他2010年創辦隨手記,主要動機也是看到了智能手機時代,個人財務數據越來越復雜,中國記賬理財市場潛在的巨大機會。
“實際上我們除了稅務等一些應有的事務以外,很少跟政府打交道,政府也很少來找我們,它是看不見的。”谷風在采訪中還表示,“一個看不見的政府”是深圳創業創新的另一個核心密碼。
東方財經在這條長達5分鐘的頭條新聞的最后,評論道:“這么一個看不見的政府,在這個平均每26個人就創立一家公司的城市,放手讓創業者去闖去試,也許100個創業公司里最后能存活的只有一家,但就在大量的失敗和僅有的成功中,創業者們學會了如何尋找正確的路。”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