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的奮勇対食蟻獸而言只是一個笑話。
——希爾伯特·讓·昂熱《龍族》
還記得2017年下半年,互聯網界的主旋律是,壟斷已成,塵埃落定,不再會有驚心動魄的創業神話,更多的是互聯網公司們選擇向誰臣服。
結果誰也沒想到,從新年伊始,就注定了2018絕對不會平平淡淡才是真,甚至它正在奮力地要把自己寫入中國互聯網的史冊。
先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不眠不休的區塊鏈,溫暖了許多互聯網人漸冷的心房,一大批一路跟隨互聯網,但并未走向上人生巔峰的互聯網精英們,成了區塊鏈最忠實的信徒,甚至比當年二十多歲的他們剛投入互聯網時,還要篤信虔誠,還要激情四射。
接著又有像拼多多、趣頭條、抖音這樣的互聯網新貴,秉承著“城市流量貴,我要回農村”,趕上了三~六線市場消費升級的大風口,悄無聲息地收割著比一二線城市更澎湃的流量,當人們突然驚醒,它們儼然成了一個個不容小覷的小巨頭,但它們無一例外地已然名花有主,不是身出名門,就是早早被大財主收養了。
再往后,騰訊系下驍勇善戰的名將——美團王興,如野蠻人一般橫沖直闖進網約車業務,本以為已經壟斷得妥妥的滴滴,居然被搞得有點焦頭爛額,此人們才突然發現,滴滴似乎并不像想象中的堅不可摧。
歸根結底,因為它是資本催熟的,雖然最胖,但有點虛。
同樣,被資本催熟的共享單車的老大和老二,前后腳陷入了現金流枯竭的困境,退潮時才知道,資本這根拐棍根本就丟不了,一扔就倒!
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已經破產,前兩年,中國特色的共享經濟消耗掉了1000億的資金,剩下的卻是一地雞毛。
坤鵬論甚至認為,凡是像滴滴這樣一出生就拄著資本拐棍,用錢燒出來的獨角獸,估值都要大幅下滑,因為美團出手,把“燒錢燒出規模就能賺錢”的邏輯,給證偽了。
隨著共享單車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也再次印證了互聯網的模式再次升級,以前是賺取流量→壟斷行業→獲取利潤,現在則轉變了緊緊團結在各自背后的大生態,賺取流量→服務生態→生態盈利。
阿里和騰訊,都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中國互聯網企業大部分都是它們手中不同顏色的棋子。
說到這里,不禁讓坤鵬論想起前兩年,共享經濟如日中天時,有句俗話說得好:共享經濟是個筐,什么都往里面裝。
現在共享經濟轟塌了,區塊鏈頂替了它,上面那句順口溜直接照搬過來,也挺般配:區塊鏈是個筐,什么都往里面裝!
其實仔細琢磨一下,你會發現共享經濟和區塊鏈居然有著諸多相似之處,比如:
1.都是利用新技術的商業模式層面創新,只要是這個層面的創新,共享經濟能加的,區塊鏈也都照加不誤。中國是商業模式的偏執狂,論應用這個世界沒人敢比,只要是這個層面的創新,創業者、投資人都會不自覺地趨之若鶩,歸根結底,咱們的技術底子還是太薄;
2.都不需要真正理解技術本身,有個一天半天的學習,搖身就是領域達人,掌握關鍵的幾個名詞,不斷憧憬著人類最美好的憧憬,夠了;
3.都是奔著挑戰人性去的,但共享經濟已被人性戰敗,它們高額的運營成本中很多是在為人性之惡買單,坤鵬論一直認為,人性是人類的基因,改不了。
只要條件許可,機會成熟,人人都想著作惡,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卑鄙和下流,因為在這世上只有卑鄙和下流才是威力無比的。
4.雖然表面大義凜然地要做價值創業和價值投資,其實內心都藏著澎湃的投機之心。為什么如今大家都不愛人工智能了?有BAT有錢有勢,很難競爭得過的原因,關鍵的關鍵還是AI不僅費錢,時間還挺長,等不及更等不起!
自打王興2016年7月鳴哨宣布互聯網下半場正式開始,也快接近兩周年了,結果當我們清醒地觀察時,發現這么多年過去了,流量生意卻依然是互聯網的核心。
所以,看穿了,阿里和騰訊大手筆的收購、投資,線上線下一個勁兒地折騰,其實最關鍵的還是獲取流量,同時最大限度地榨取流量價值。
2018年,除了BAT之外,二線互聯網公司中最猛最彪悍的非美團莫屬,坤鵬論認為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據說美團要在美國沖擊上市了,不把盤子搞大,不弄點新鮮故事,精明的美國人不會買賬。
2.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現金儲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美團,絕對不可能讓錢爬在賬上。
去年有人說美團的現金儲備只有區區30億美元,但是,他們忘記了美團T+N的賬期,只要有賬期,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自由現金流,這是美團氣粗的底氣,現金流的重要性和妙用可以參考坤鵬論之前寫過的《欠下百億債務的金立還有救嗎?企業生死都是現金流惹得禍》。
3.美團有海量用戶和流量,覆蓋吃穿住用行玩游,是一個比58更神奇的平臺,美團點評加在一起的業務線和品類恐怕至少超200個,但其用戶和流量變現的招數不夠多,流量價值榨取的程度遠不夠。
4.美團說到底工具屬性強,是那種用到時打開,不用時束之高閣的工具,高頻業務太少,日活不低,用戶時長卻偏偏很難上去,滴滴、摩拜其實都類似,甚至比起美團更加不如,這類實用型工具的出路,一個是前面講的,進入到大生態中,賺取流量、服務生態、生態盈利,或者是走到一起,抱成一團,靠大而全活,要不然就是被吃的命,要不被手機系統吃,要不被巨頭吃,就像如今的360安全衛士集成了N多功能,也干死了N多小工具。
5.打車這個業務其實門檻并不高,即使是滴滴,也只是個乘客與司機的撮合平臺,遠遠沒有觸碰到核心本質。所以它發展至今,還只是個最大的網絡打車平臺,主要靠抽成過活,打車這個十節甘蔗的生意,滴滴也只吃了中間小小的一節,并且是最沒有壁壘的一節。
那么,有流量的,有關聯的,都能進來參合一下,反正人家都有自己賺錢的主營業務,擴展到你的地盤,全無包袱,輸贏的心態完全不一樣,你是賭上全家性命,人家光腳不怕穿鞋,撈過界就撈過界,不行就回來,反正家里的正經營生一點沒耽誤。
美團做的是人和服務的連接,而滴滴做的是出行。對于美團來講,出行是其中服務的一環,是順手做的,而對于滴滴來講,出行是主營業務,是拿來賺錢的。
美團可以用平臺的思路來做,而滴滴就要在其中努力牟利。
所以,你看市場這一亂起來,高德也做,攜程也做,嘀嗒拼車也又出來了,更別說一直有的神州、首汽或莫名冒出來的曹操專車等。
現在想想,王興和劉強東真的有些相似,他們都選擇重兵各自生意中很重的一部分,一個是自建騎手團隊,一個是自建物流,當然,京東更牛的地方在于早早還布局了倉儲。
自己越重,資產越厚,壁壘越高。
所以,坤鵬論認為,互聯網下半場,也是一場增重競賽,誰更沉,誰更不容易倒,美團玩命擴張和收購其實就是給自己猛加料狠揣肉,肉越厚越不容易死。
6.以前互聯網公司基本都是商業模式競爭,這樣的競爭企業壁壘最不好搞,沒有壁壘的企業就沒有價值,所以大家就用融資搞壁壘,用速度搞壁壘。
那時候流行的是唯快不破,這個“快”,一是融資快,拿個商業計劃書就趕緊找錢,天使輪剛到位,就得開始找A輪,二是跑得快,加班加點成為創業公司的常態,為了就是比競爭對手快出哪怕10%個身位,只要有這個優勢,就能比別人拿更多的錢,最終成為互聯網叢林法則中的第一,形成壟斷,然后慢慢盈利。
結果現在的問題出來了,錢少了,錢荒了,唯一優勢——“老子比你有錢”徹底歇菜了,這個時候,再次印證了亞馬遜貝索斯是多么英明,他的自由現金流致勝說開始閃閃發光。
為什么要盈利,為什么要向產業上游走,為什么要深度控制供應鏈,無非讓血流成河的競爭發生在家門外,最終,拿到其他競爭者棺材的終極定價權。
提到了亞馬遜,不得不說,它最近比較郁悶,股價跌了不少,因為特朗普盯上它了!連續兩周、四次推特猛懟亞馬遜。
坤鵬論感覺,亞馬遜是特朗普手中的雞,要殺它儆那幾個已經過于牛逼的科技公司。
這不禁讓坤鵬論想起了索羅斯在去年達沃斯論壇上的一段發言:
互聯網公司欺騙他們的用戶,通過操縱他們的關注,并導向自己的商業用途,讓他們對提供的服務上癮。
他們利用控制的數據,捆綁提供的服務,并使用歧視性定價來保持他們自己的利益。
在我們的數字化時代,人類注意到的東西是非常有害的,也許是不可逆轉的。不僅僅是分心或上癮,互聯網公司正在誘導人們放棄自主權。塑造人們注意力的力量,越來越集中在少數公司手中。
監管和稅收將毀滅他們。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轉載請保留本信息
微信公眾號:kunpenglun。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