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可謂是雨雪交加的一年,一場疫情的襲來,讓無數行業都應聲倒下。但兩輪電動車市場在這場疫情中實現"反殺",銷量反而一路飆漲。
在歐洲市場,歐洲電動自行車行業專家表示,2019年歐洲電動自行車銷量為370萬輛,2020年將實現23%的增長,預計未來歐洲電動自行車市場將保持高速發展,2030年銷量有望增至1700萬輛。
而我國電動自行車市場同樣火熱。自新國標施行以來,我國電動自行車行業迎來新一輪洗牌,銷量不降反增。2019年我國電動自行車市場銷量達18年的13倍,疫情沖擊更是加速了行業的發展。工信部數據顯示,截止至10月,中國電動自行車產輛為2548.0萬輛,同比增長33.4%。
復盤整個2020年的兩輪電動車市場,毫無疑問,美股、港股、A股市場上的玩家都迎來了自身的高光時刻。那么,站在行業的角度又該如何看待兩輪電動車的未來走勢?
站上行業風口,二輪電動再上舞臺
2020年,國內幾家電動自行車企業龍頭可謂是一路長紅。港股的雅迪控股、A股的新日股份、美股的小牛電動在電動自行車領域賺的是盆滿缽滿,行業新勢力九號公司也是收獲不少。
細看每家企業的財務狀況,雅迪上半年營業額達到76.69億元,營收規模處于領先地位。而國內其他幾位行業巨頭中,營收規模從高至低則是新日、小牛和九號。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至今,在上市公司中,雅迪一直處于首位,而九號公司在接受了小米和紅杉的融資后,也實現了扭虧為盈。
銷量方面。截止2020年11月底,雅迪控股的兩輪電動車銷量已達1000萬輛,同比2019年全年的609萬輛,相當于大幅增長了近60%。緊隨其后的新日股份,2020年前三季度,兩輪電動車銷量356萬輛,同比上漲23.5%。小牛電動2020年前兩季度共計銷售160138輛電動踏板車,銷量同比增長61.2%。而剛步入電動車市場的九號電動,2020年銷量也已突破十萬輛。
落到利潤層面上,雅迪上半年營業額達到76.69億元,同比增長87.5%;利潤總額3.86億元,同比增長113.2%。新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3.6億元,同比增長78.54%;凈利潤總額1.24億元,同比增長38.44%。小牛二季度營收6.45億元,同比增長21.6%;二季度凈利潤5680萬元,同比增長11.4%。九號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3.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57億元,增幅14.80%;凈利潤為8500.72萬元,較去年實現扭虧為盈。營收規模從高到低則是雅迪領先,緊隨其后的是新日、小牛,最后末尾的則是九號。
整體來看,這四家電動自行車企代表的綜合表現都還不錯。加上今年電動自行車市場趨勢走好,使得這幾家的市值都在猛然飆升。
港股的雅迪控股今年股價暴漲640%,市值破360億元;美股的小牛電動,股價上漲230%,市值破138億元;A股的新日股份,股價上漲120%,市值破61億元;行業新勢力,九號公司同樣受到這波紅利,股價上漲323%,市值破563億。在這些車企代表中,股價不斷上漲,市值每天在不停斷的變化,對比去年有明顯的提升。
(圖源:富途)
在它們市值暴漲的背后,一方面是新國標政策的出臺或將刺激新一輪的兩輪電動車的換車潮,市場分析已經較多,已無需贅言;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年初疫情需要保持社交距離的影響,但回歸到電動車本身來講,紅利浪潮終有退去的一天,如何思考更長遠的發展才是關鍵。
三省吾身,二輪電動仍需尋求突破
年初疫情的出現,讓人們的外出活動大幅縮水,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點外賣,使得外賣行業受到了強有力的推動。這一狀況下,外賣員數量持續暴漲,也讓對于二輪電動車的需求獲得了大幅增長。
疫情以及外賣興起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著市場行情,同時市場情緒也成為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
但目前的疫情早已常態化,這股紅利浪潮也在逐漸褪去。行業長遠的展望顯得更為重要,尋找市場新的增長點成為企業最為準確的選擇。
目前,電動兩輪車步入行業成熟發展階段,行業內的企業數量每年都呈現遞減的態勢。隨著新國標的實施,我國電動兩輪車企業的出清速度將進一步提高,促進我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
小牛電動CFO張鵬表示,電芯成本一般占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電芯成本如果下降10%,實際上成本就下降了3.3%。"中國隨著EV市場發展,整個電池電芯的產能也擴張,預計整個的電芯成本還有下降空間,這也會給毛利持續提升一個比較好的契機。"
側面表明了從技術層面上為行業設立門檻,推動鉛酸電池向鋰電池的轉型,降低生產成本,倒逼全行業向高端化調整,也進一步推動了整個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有實力企業有望呈現"馬太效應",而實力不強、技術落后者將被淘汰出局。
新國標的進一步實施,加速行業整合,大量電動自行車由于不合格而被淘汰出局。市場車輛的保有量將會有大改變。在3到5年的緩沖期內,將釋放上億輛兩輪電動車的換購需求。在未來3至5年以后,造成市場浪潮的大爆發,中國電動車年銷量會是現在的兩倍以上,產值將是現在的5倍。
待市場整合結束后進入穩定期,品牌企業將會在占據行業的主導地位。公司業績的增長可能會成為推動市值增加的主要因素。而投資者更多享受的是業績增長帶來的股價回報。
雅迪、新日、小牛這樣的行業領頭羊,如何能夠創造長期價值,并受到更多資本市場投資者的青睞,這是需要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5G"中尋發展,到"海外"謀新生
2020年是電動車行業加速變革的一年,新國標的貫徹實施使得一大批技術水平弱的企業退出歷史舞臺,5G的發展也讓真智能成為電動車新的訴求。
作為電動自行車領域的新勢力九號電動,似乎就抓住了行業領域的空白。實現了將5G智能與電動自行車相結合。無鑰匙靠近解鎖改變傳統電動車的解鎖方式;全身遍布傳感器,可實現乘車感應,實現了將傳統電動自行車電從"功能機"向"智能機"的轉變。
九號電動這一舉動似乎敲響了警鐘,提醒著那些老牌企業不能坐以待斃。5G+智能的趨勢已經到來,傳統的"功能機"似乎已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需要打破傳統壁壘,實現電動自行車與5G智能結合。
但這一趨勢對老牌企業似乎不太友好,對雅迪、新日、愛瑪這樣的傳統品牌來講,他們本身創新的能力存在一些不足。隨著5G互聯、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在5G技術領域涉及太少,未來會面臨一些技術上的問題。
事實上,不論是傳統電動車品牌還是新勢力,在未來5G互聯的狀態下仍然存在較大的技術壁壘。
不過,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自行車生產、消費和出口國,國內外需求的持續增長為我國電動自行車行業迎來發展機遇。相關數據顯示,在出口方面,2017-2020年,我國電動兩輪車的出口數量逐年增長,2020年1-10月,出口數量已達2019年全年水平,共出口了1382.09萬輛,表明我國電動兩輪車的外貿出口市場增長強勁。
(圖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小牛電動CEO李彥介紹,目前,小牛電動海外業務占公司總收入的17%,未來公司將繼續加碼海外業務,中短期內將海外業務收入占比提升至22%~25%。而雅迪也在東南亞等地建立了海外生產基地,并在高端市場開始加碼布局。
這些企業的布局都充分說明電動自行車行業有向海外市場開拓業務的趨勢,電動自行車企業不僅僅只能局限于國內市場,海外也將是一個值得長期發掘的市場。
綜合來看,在智能化大時代的趨勢下,當今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求變。可以預測的是,在綠色環保意識逐漸加強的大趨勢下,未來的兩輪電動車賽道的競爭只會變得更加激烈,而能否緊跟時代,在技術上緊跟時代需求將會是各家能否獲得市場持續關注的關鍵因素。
文章來源:港股研究社,轉載請注明版權。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