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市場需求持續疲軟的困境下,印度政府近日針對多種出口商品給予刺激的外貿政策,且主要集中于皮革、手工藝、地毯、棉花等領域。而巴基斯坦將從印度外貿政策中受益。
印度商工部長夏爾瑪有望在8月23日外貿政策年度審議會上宣布鼓勵出口的外貿新政,如對銷往特定地區的特定商品提供價值為出口額2%的免稅憑證等。但商工部尚未對紡織業是否適用外貿新政做出決定,因紡織業出口額巨大,扶持該行業將占用很多政府資源。
此前,金融危機期間出臺的擴大出口政策已于今年3月31日到期。為幫助出口企業渡過歐美市場需求下滑的難關,印度進行了外貿政策調整,擬對皮革制品、手工藝品、地毯及部分工程器材提供新的出口刺激政策。
巴基斯坦《商業紀事報》8月18日援引印度政府公告報道,印度政府將取消棉花出口許可證制度,代之以出口登記手續,上述外貿新政將于2010年10月1日起生效。
印度政府今年4月19日暫停辦理棉花出口登記,并實行出口許可證制度,以遏制國內不斷上漲的價格。本財年(2010-2011年)預計印度棉花產量為3100至3300萬包,較上財年的2950萬包有較大幅度增長。分析認為,印度棉花出口不再受限將惠及受洪災蹂躪的巴基斯坦。受洪災影響,巴基斯坦將較往年(1.5至2萬包)多進口棉花約300萬包。
新的印度外貿政策還將進一步簡化出口程序,允許更多出口商實行“自行驗證”(self-certification)。目前僅部分行業的大出口 商才允許自行驗證出口商品,而無需接受海關官員的認證。據印度出口組織聯盟(FIEO)一項研究稱,交易成本占到出口商總成本的7%,簡化程序和降低成本 政策將給出口商帶來50億美元的經濟收益。
今年第一財季(4-6月),印度出口額同比增長32%至507億美元,但手工藝品、皮革制品、地毯等行業出口仍然低迷。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棉花生產、消費及出口國,每年60%的棉花出口到中國。2009-2010財年印度棉花出口約830萬包。分析稱,外貿政策調整之后,盡管印度今年棉花豐產,由于出口不再受限,棉花價格預計不會下跌。在過去一周印度棉花價格已上漲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