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地證作為進出口貿易中的重要單證,在促進外貿經濟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原產地證既是貨物出口的“金鑰匙”,又是進口商減免進口關稅的唯一憑證。其雖然不像出口退稅那樣能使企業看到直接的經濟利益,但是進口商的關稅減免降低了進口貨物的成本,增強了貨物的國際競爭力,也直接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為此,舟山檢驗檢疫局提醒各外貿企業在當前的經濟疲軟形勢下,尤其要積極利用優惠原產地證來擴大出口的同時,讓企業利用好這把“金鑰匙”,拓寬財路、擴大出口。
一直以來,舟山檢驗檢疫局非常重視原產地證的簽證工作,積極向轄區出口企業宣傳和普及各類原產地證知識,引導企業積極利用優惠原產地證書擴大出口。據統計,2008年全年共簽發各類產地證書5789份,涉及出口金額37152.91萬美元。其中簽發一般產地證書1451份,貨值8030.61萬美元。簽發普惠制優惠證書4039份,貨值26375.37萬美元(其中水產品簽發3373份,貨值22556.76萬美元)。在簽發的普惠制證書中,輸歐盟產品的簽證量和貨值比例最大,為2865份,16314.45萬美元,分別占普惠制證書簽證量和貨值的70.93%和61.85%。涉及27個歐盟國家中25個國家。簽發輸韓國的亞太證書、輸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和越南的中國-東盟證書以及中國-巴基斯坦證書和中國-智利證書等各類區域性優惠產地證書299份,貨值2746.93萬美元。產品涉及水產品、紡織品以及機械產品等。其中普惠制優惠產地證和區域性優惠產地證兩項按平均5%的進口免稅額度,共計能免除進口關稅1456萬美元,有力地促進了舟山市產品的出口。 但是舟山檢驗檢疫局在簽證過程中也發現舟山市企業存在以下問題:
一、很多企業對原產地證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原產地證書,特別是普惠制和區域性原產地證書是進口國海關減免關稅的書面憑證。申領不同格式的產地證書會導致不同的征稅結果。目前,除了去歐盟等國的普惠制利用較好外,一些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書的利用率不是非常理想,輸往東盟的FORM E證書經過舟山檢驗檢疫局的宣傳之后,利用率有所提高,但一些最近與我國簽訂自貿區協議的國家,比如智利、新西蘭、新加坡等,企業對其自貿區的原產地優惠規則還不甚了解,不能有效地利用規則來促進產品的出口。例如2008年舟山某企業在出口一批機械設備到智利時向其他簽證機構申領了一般原產地證書,貨到港后對方客戶強烈要求提供中智原產地證書,否則要予以退貨。后來經舟山檢驗檢疫局調查審核后,確認其符合原產地規則,及時出具了中智原產地證書,為企業挽回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舟山市很多企業也在從事進口貿易,不乏從東盟等自貿區國家進口產品,在簽訂合同時應注意要求對方提供相應格式的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書,否則不能享受我國海關的進口關稅優惠。
二、部分企業存在虛報現象
報關員考試報名 2008年舟山檢驗檢疫局在簽證工作中發現有個別企業有不實申報現象,有些是以進口原料冒充國產原料騙取普惠制證書,有些是隱瞞進口成分混淆原產地標準,還有些是應國外不法商人要求虛報產品貨值以求降低進口關稅。對發現的情況舟山檢驗檢疫局及時予以了制止。上述虛報輕則引起國外海關退證查詢,重則遭到進口國官方的反欺詐調查,乃至受到重稅處罰。因此今后舟山檢驗檢疫局一方面要對敏感產品加大簽證調查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對不實申報進行處罰,以防止個別企業行為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
針對這些實際問題,在2009年,舟山檢驗檢疫局表示,要繼續加大原產地證的宣傳力度,真正幫助外貿企業有效利用區域性優惠原產地證,進一步拓展舟山市產品在海外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