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山東口岸彩色電視機出口量價齊增
第一季度山東口岸彩色電視機出口量價齊增
據青島海關統計,第一季度,山東口岸累計出口彩色電視機(包括整套散件,下稱“彩電”)57.6萬臺,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99.5%;價值1.7億美元,增長2.2倍;出口平均價格為296.8美元/臺,增長58.5%。主要特點:
一、3月份出口量及均價均穩步攀升。山東口岸彩電月度出口量于2009年9月份達到峰值后震蕩回落,今年1月份觸底后反彈,3月份山東口岸彩電出口量繼續穩步攀升,當月出口彩電22.2萬臺,同比增長55.6%,環比增長13.8%。今年第一季度山東口岸彩電進口平均價格持續上揚,由1月份的280.4美元/臺上漲至3月份的308.2美元/臺
二、加工貿易出口占9成多,出口倍增。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彩電54.5萬臺,增長1倍,占同期山東口岸彩電(下同)出口總量的94.7%;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3萬臺,增長74%。
三、巴西、美國和歐盟位居出口市場前3位。對巴西出口彩電10.9萬臺,激增17.8倍;對美國出口7.7萬臺,增長62.6%;對歐盟出口4.4萬臺,增長6.5%。對上述三者出口量合計占出口總量的39.9%。
四、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為出口主體。國有企業出口彩電33.2萬臺,增長1.3倍;集體企業出口23.5萬臺,增長99.6%,上述兩者出口量合計占出口總量的98.5%。同期,外商投資企業出口0.8萬臺,下降26.3%。
五、液晶彩電出口快速增長,陰極顯像管(CRT)彩電出口大幅下降。出口液晶彩電53.5萬臺,增長2.1倍,占出口總量的92.9%。出口陰極射線顯像管彩電4.1萬臺,下降65.1%。
第一季度山東口岸彩電出口量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基期出口量較低。去年年初,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山東口岸彩電出口量大幅萎縮,今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回暖,彩電出口恢復增長。
同時,全球液晶彩電需求加大。今年3月24日美國市場調查公司DisplaySearch發布的報告認為,由于價格大幅下降促進新興市場銷量的快速增長,該公司上調2010年全球電視出貨量預測,預計今年將達2.2億臺,其中液晶電視成為市場絕對主流產品,達到1.8億臺,較2009年增長24%。
三是得益于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對國內市場需求的帶動。我國彩電生產企業龐大的CRT產能得到釋放空間,扭轉了行業效益普遍下滑的勢頭,保存了國內彩電企業的實力,在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彩電出口量迅速恢復。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彩電行業上游資源被國外掌控,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高。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彩電生產國,2009年,僅平板電視產量已超過6600萬臺。但是我國生產液晶電視的液晶屏、壓縮機等上游資源被國外企業牢牢掌控,嚴重影響到國內彩電企業生產成本的降低及規模擴張,削弱國產彩電的價格競爭優勢。目前,我國在平板顯示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沒有實質性突破,在液晶和等離子彩電的核心技術領域依然空白,制約我國由彩電生產大國向彩電生產強國的轉變。
為此建議:一是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幫助國內企業研發、生產液晶屏等上游產品,幫助國內企業擺脫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二是提高液晶顯示屏整屏進口稅率,對模組(CELL,未裝配的液晶模組)等產品實行零關稅,拓寬國內家電組裝企業的利潤空間,同時吸引國外企業將上游產品生產線向國內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