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我國對外貿易的最大窗口,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轉口貿易的港口城市之一。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各國經濟區域化迅猛發展,世界資源與高科技互為依存,發展氣勢咄咄逼人的形勢下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必將更趨緊密,最后融為一體。 在進出口貿易中,港商的多數資信情況較好,守信有度。然而也有少數個別不法港商,不是依靠生意場上的正道貿易行為和國際貿易規則與大陸企業進行正常交易和交往,而是自交往初始就圖謀不軌,暗藏殺機。他們其中有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為以后的欺詐鳴鑼開道;有的專營“偷雞摸狗”之事發財;隨著上述形勢的發展和變化,他們欺詐的手法也必將花樣翻新。尤其是我國加入W TO以后,更多的企業均熱衷和企盼申請加入進出口行列,他們涉外經驗貧乏,境外渠道不熟,對境外的欺詐騙術毫無判斷力和防范力。就連具有幾十年進出口經驗的老牌外貿企業也均難免在艱巨出口任務的重負下上當受騙,更何況那些從未涉足過外貿領地的新企業?一般大騙局能潛伏1-2年,忍讓數筆小額生意。他們的騙術策略是:放長線釣大魚,一旦取得一星半點兒信任便立即待機簽訂大額合同,狠咬一口致你半死,便渺無音信。
貿易欺詐的一般做法如下:首先漫天撒謊吹牛,夸大不說小。他們多數吹自己的企業為跨國公司或國際大公司,資金實力雄厚,人才濟濟等,但經調查證明實際只是幾人小公司,或幾人小作坊,資金拮據,資信較差,甚至其中有的已經是劣跡斑斑;其次,尋找國內熟人,勾結國內不法商人共同欺詐進出口公司,共同分利,共同套匯、逃匯,肥自己,坑國庫;其三,內外勾結,走私不同時期不同品類緊俏商品,如:石油、汽車、不銹鋼、冷軋板、手機、電腦等;第四,持大額假知名國際大銀行的匯票、本票,以融資或投資方式贏得地方政府官員和企業的信任,騙取和套取現匯等。
因為與臺、港商人同族同種和語言相通,加之國內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國外渠道確實貧乏,及有的官員的急功近利,另加多少媚外的心態使得港商的欺詐行為往往成功率高于外商。而國內進出口公司幾乎95%以上企業的進出口業務均依賴國家銀行的貸款,企業蒙受的重大經濟損失也就直接導致國家銀行外匯和貸款受損,并易產生銀行呆壞帳。
這類不法港商一般比較喜歡尋覓國內薄弱環節,以投資或融資救世主的身份亮相,博得暫時信任便立即引誘企業上鉤,速戰速決,企業入套便立即收網提款脫身,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是他們的最大特點。所以,當市場經濟向縱深發展之際,當中小企業缺乏國外渠道之時,國內企業更要警惕和嚴防“內外勾結”的欺詐行為。一般是開放的越寬,騙子就越多,行騙的領域就越廣。以下我們僅舉發生在進出口公司的活生生案例警示廣大企業,謹防上當受騙。
案例一:欺詐未遂
經熟人介紹,某司某處認識了港商S先生,他自稱本人所在的香港xx公司是一家跨國公司的分公司,他們全球資產工廠多少多少,銀行存款多少多少,向世界融資多少多少,準備在大陸投資多少多少等,吹得神乎其神,令人陶醉。似乎認識了他就像與財神相伴,巨款相舞好像立時有了莫大的榮幸!
與他見面幾次均說太忙,沒有時間同你們約會。說找他的人太多了,盡是一些省、市的頭面人物。說自己近日大陸某省、某市、香港的漫天飛,都累昏了頭,快招架不住了等。好不容易挨到富翁有了剩余時間,再次約會見面,商討他對某一項目投資多少多少,某司所占比例該有多大時的交往過程中,發現“富翁”經常說大話使小錢,非常摳唆,而且選擇的下榻經常為郊區的飯店,他說喜歡郊區的清凈。對此,有頭腦的人士便打上了問號?是為清靜還是為省錢?便對他夸??诘呢斄Ξa生了疑問?
公司通過“美國鄧白氏調查機構”調查得知,該“富翁”竟是個香港人,小毛巾作坊的小老板,欠銀行一屁股債,同世界任何跨國公司根本沒有任何瓜葛。為此談判者當即斷定:他此次進大陸的目的就是打算“空手套白狼”騙取“銀子”回港還貸。真是慶幸因警惕性較高,初始交鋒就識破了“廬山真面目”,避免了受騙挨宰?! ⌒±习搴芸煸谙愀鄣弥悄乘九扇瞬榱怂睦系?,電話中氣得咬牙切齒地狡辯后,再也沒有在北京露面。但后來聽說騙子又南下廣東,西去重慶、成都一帶活動去了??磥眚_子確實膽子挺大,他是“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還有南方”,簡直是在國內開展游擊戰術,拿不到騙款回港還債絕不收兵??蓢@中國太大,媒體曝光太少,制約行騙又無良方好藥,真是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只有自防自保。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