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女鞋之都
國際采購節系列報道(二)
搭起市場的“巢”,能否引來西飛的“候鳥”?
8月下旬,位于武侯區中國女鞋之都的武侯皮革城內,來自海寧三星·高照的許金銓,正在跟裝修公司討論西南首個皮革生活館的設計圖,在設計中的這棟大樓內,還有來自KC皮草、獸王、第一夫人等皮革企業的老熟人。
“我們對西南市場很有興趣,來探個路。”獸王集團四川地區負責人葛鴻宇告訴記者,實際上,近年來,由于外銷市場的疲軟,內銷已經占到銷售的80%份額,而西南地區廣大的成長性市場,也吸引他們開始在成都這一西南重鎮落子。
承接產業轉移
四川具備原料、市場優勢
近年來,隨著國家提倡擴大內需,西南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了不少廣東、浙江、福建等地傳統的皮革企業前來探路。
據記者了解,今年即將開業的武侯皮革城,已經聚集了多家知名皮革企業,如三星·高照計劃投資1200萬元,在此建立約1300平方米的西南首家“皮革生活館”。所謂生活館,是齊全化的產品,匯集了皮衣、箱包、裘皮等產品;第一夫人皮草,也同樣準備出資1000萬元左右,打造約800平方米的形象店,獸王也同樣計劃通過這一平臺在成都試水。
“西南市場這幾年增長特別快。”第一夫人皮草的董事盧錕章告訴記者,公司原來重心在東北,西南地區只占到10%左右,但這幾年西南市場發展得特別快,每年裘皮銷售有30%到40%的增幅,因此今年他們也直接來到成都,運作西南市場。
獸王集團也同樣看好西南的皮革消費市場。
外貿知識 葛鴻宇告訴記者,原來外銷占到企業銷售的80%以上,這幾年反過來了,內銷占到了80%以上。他表示,公司原來對西南市場重視不多,但后來經過考察,發現西南市場已逐漸成熟,“西南皮革市場的天時地利都已經具備,現在就看企業怎么運營了,第一年只是試營性質,如果效果好,我們將加大投資。”
“其實四川具備了承接皮革產業轉移的優勢。”四川西部鞋都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黃富豪指出,近年來廣東、福建、溫州等傳統的皮革產業基地,一方面迫于成本壓力,有往內地轉移的需求,另一方面,為了更接近內銷市場,這些企業也有著轉移產能的動力。
他認為,四川本身承接這些產業轉移很有優勢,“四川是皮革原料大省,很多海寧的皮衣廠,買的皮料,原皮都是在四川買的。”黃富豪說,西部本身具備產業的原料資源優勢,此外,包括西部本身人力成本,原材料資源、土地等要素,綜合成本比沿海低得多,尤其重要的是,成都不僅城市的消費能力旺盛,所輻射的市場范圍也很廣泛,并且這些市場都是消費能力正在快速增長的市場。
“如果畫一個簡單的圈,成都的人口1300萬,再畫一個大圈,四川的人口8900萬,你再把周邊的幾個省、市、自治區畫一個圈,包括西藏、青海、甘肅、陜西、云南、貴州、重慶等,有高達2~3億消費者的市場規模。這么大的市場,不管是鞋業還是其他皮革制品,都能夠衍生出一些品牌來,因為你面向的市場非常大,更不用說我們面向全國和國外市場。”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