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詹姆斯·布朗德、巴巴拉·斯潘塞等人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家提出了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所謂戰略性貿易政策,是指在u201c不完全競爭u201d市場中,政府積極運用補貼或出口鼓勵等措施對那些被認為存在著規模經濟、外部經濟或大量u201c租u201d(某種要素所得到的高于該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獲得的收益)的產業予以扶持,擴大本國廠商在國際市場上所占的市場份額,把超額利潤從外國廠商轉移給本國廠商,以增加本國經濟福利和加強在有外國競爭對手的國際市場上的戰略地位。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可以分為利潤轉移理論和外部經濟理論兩大分支,包含三個層次的具體論點:利用關稅抽取外國壟斷廠商的壟斷利潤,以進口競爭產業的保護來促進出口和以出口補貼為本國寡頭廠商奪取市場份額。外部經濟理論為廣義的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本章針對外部經濟理論重點分析了其引導的目標產業確定和針對目標產業所確立的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