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形式上,工業革命時期的國際貿易以直接出口貨物為主,而二戰后直接在外國投資成主流;
2、從內容上,工業革命時期的國際貿易具有偶爾、單純、片面的勞務輸出或商品輸出,貿易涉及的商品大都是工業成品和初級原料。二戰后,國際貿易形式多樣、商品層次豐富,涵蓋三大產業;
3、從組織上,工業革命時期缺乏國際貿易組織,出口大都業余偶然,很少有專門從事貿易轉換的公司,分工不細。二戰后,成立了WTO等協調各國貿易,制定貿易原則,而且跨國公司基本壟斷國際貿易,分工很細;
4、從范圍上,工業革命時期國際貿易往往局限于殖民地和宗主國、資本主義國家之間,而且牽涉面窄(指民眾)。二戰后,全世界均受波及,沒有哪個國家置身于國際貿易之外;
5、從意識形態上,工業革命時期重商主義較為盛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圈占殖民地;二戰后,雖然一度出現冷戰兩大陣營的貿易互不往來,但基本實現自由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