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政策是指出口國政府通過資本輸出來帶動本國出口貿易的發展。資本輸出包括生產資本輸出即對外直接投資(FDI)和借貸資本輸出即對外間接投資(包括有價證券投資和直接對外貸款)。資本輸出之所以能推動輸出國出口貿易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資本輸出國在輸出資本時往往要求資本輸入國接受一些附加條件,這些條件通常都是承諾從資本輸出國購買一定數額的商品,而這些商品一般是資本輸出國的過剩產品。2、生產資本的輸出是在國外進行直接投資,目前大部分采取了跨國公司的形式,而這些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的建立往往要求配套輸出本國生產的設備、材料和零配件等,這也就意味著資本輸出國一定規模的出口,這種出口甚至在進入受資國時可享受免稅或優惠關稅的待遇。
3、對外直接投資在他國生產的產品總有一部分會在投資所在國獲取銷售市場,也就是說這部分產品已經跨過了該國對進口產品設置的各種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如果這些產品用于對外出口,那么它們還將享受投資所在國所給予的有關鼓勵本國產品出口的優惠。
4、借貸資本輸出也能促進出口。借貸資本輸出有很多是對外國進口商或進口國銀行的約束性貸款,即前面所提到的出口的買方信貸,而貸款接受國通常對買方信貸持歡迎態度,并提供一些優惠或便利。這種情況下資本輸出和出口增長的相關率達到1:1,資本輸出完全表現為出口增長。
20世紀90年代以來,資本輸出已被廣大發達國家所利用,作為推動本國出口的重要手段。資本輸出的重點轉為直接對外投資,流向已由原來的發展中國家轉為發達國家及亞太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且呈現出大規模流入高技術產業和服務行業的趨勢,這些都表現了強烈的以資本輸出替代出口的傾向。資本輸出作為一種較為隱蔽的出口鼓勵政策越來越受到出口國和進口國的重視。許多國家也已采取以u201c國產化要求u201d為代表的措施來阻礙別國借資本輸出為名的大規模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