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完全勝利,為中華民族由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確立了歷史轉折點。中國人民在抗戰中取得了巨大的戰績,中國軍隊共斃傷俘日軍155萬余人(其中解放區抗日武裝力量斃傷俘52萬余人,國民黨軍斃傷俘85萬余人,東北抗日義勇軍等抗日武裝斃傷俘17萬余人)。解放區抗日武裝力量殲滅偽軍118萬余人。日本戰敗后,向中國投降的日軍共128.3萬人。同時,中國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人民群眾傷亡3120余萬人,中國軍隊傷亡380萬余人,軍民傷亡共3500余萬人,占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傷亡人數總和的1/3還多。中國財產損失和戰爭消耗達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達5000億美元。海外的愛國僑胞從人力、道義和經濟方面,支援了祖國抗日戰爭。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牽制了日本陸軍主力,打破了日本u201c北進u201d侵蘇計劃,遲滯了日本u201c南進u201d侵略步伐,從而在戰略上有力地支援和策應了蘇、美、英等盟國作戰。中國戰場是反對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是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決定性力量。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歷史貢獻。
(以上內容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授權提供,作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