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銀行的實際運作中,外幣現鈔、現匯仍然是分賬戶管理,買賣價格和匯出費用都有區別。以外幣為投資貨幣的產品中,對現鈔、現匯也有不同的規定。
最近,徐先生剛剛結束了國外的留學生活,在上海一家跨國公司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回國時,徐先生手頭上還有一筆美元現鈔,現在人民幣連續升值,他覺得還是盡快到銀行辦理結匯業務比較好。
u201c之前看到新聞,從2月份開始現鈔、現匯賬戶統一為外幣儲蓄賬戶。u201d按照徐先生的理解,現在現鈔、現匯就不存在區別了。可是,徐先生卻在銀行的營業網點里看到,在銀行的外幣牌價表上,對于現鈔、現匯的結匯仍然實行的是不同的買入價格,不僅如此,銀行對于外幣的現鈔、現匯仍然采用的是分賬戶的管理辦法。
現匯、現鈔買入價存差異
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的《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從2月1日起對于個人非經營性外匯收付,不再區分外幣現鈔和外幣現匯賬戶。不過,根據記者所了解到的信息,到目前為止各家商業銀行的實際操作中,還是會對外幣現匯和現鈔實行區分管理。
u201c一是外幣的現匯、現鈔在商業銀行采用不同的賬戶來管理。u201d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的理財師告訴記者。像從港、澳、臺地區或者境外匯入外匯或攜入的外匯票據轉存款賬戶,就屬于現匯賬戶;而境內居民個人把所持有的外幣現鈔存入賬戶,這個賬戶就是現鈔賬戶。
u201c此外,現鈔、現匯的區別還體現在外幣的買賣價格上,在辦理個人結匯業務時,銀行的外匯牌價上對于現匯買入價和現鈔買入價實行的是區別價格,現匯買入價要高于現鈔的買入價。u201d理財師解釋道,這是因為兩者的成本不一樣。銀行收入外幣現鈔后要經過一定時間,積累到一定數額后,才能將其運送并存入外國銀行調撥使用。在此之前,買進外鈔的銀行要承擔一定的利息損失;將現鈔運送并存入外國銀行的過程中,還有運費、保險費等支出,銀行要將這些損失及費用轉嫁給出賣現鈔的顧客,所以銀行買入現鈔所出的價格低于買入現匯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