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格局中,中國顯然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尤其是中國加入了WTO。國外企業需要進入中國,需要謀求中國的本地化。而中國企業也要向外發展,走國際化道路。這對中國的無數創業者來說,也是一個可以抓住的商機。
網站建設的國際化是指企業注冊、網站的域名、服務器托管等建站業務在國內實施,而人力資源、信息采編、網站規劃和網頁設計等業務則面向市場目標國適時開展的過程。實現網站國際化最基本的要求,是將原網站進行翻譯u2014u2014即使是最粗疏的、逐字翻譯的也好。中國的阿里巴巴就采用了英語、日語等語種進行網站的國際化設計,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B2B電子商務交易商(E Market Makers)。
美國通用電氣前總裁Jack Welch曾說過,u201c只有全球性的業務,沒有全球性的企業u201d。借互聯網之助,跨國公司在國際舞臺的滲透力日益顯著。可是,相當多的歐美公司,在借助網絡將其公司u201c國際化u201d時,卻忘了把業務、把網站u201c國際化u201d。
美國Aberdeen集團研究公司所作的報告也指出[4],當網絡愈來愈趨國際化后,美國公司需因應時勢轉變,將網站轉型為多語種、多文化的新網站類型。該份名為u201c網絡全球化u201d的報告顯示,美國部份的大型企業已將其網站u201c國際化u201d,一躍成為多語種、多文化的網站類型。截至2000年底,美國財富100企業中,有將近57家的企業擁有u201c全球化u201d的網站,但在1999年時,則僅有39家。Aberdeen執行總裁Thomas L. Dwyer表示,沒有將網站u201c國際化u201d的企業,正在流失許多商機。根據Aberdeen的數據顯示,建造一個多語言的網站,能使企業可以較低的成本去開拓市場。
網站建設的本土化是指企業注冊、網站的域名、服務器托管、人力資源、信息采編、網站規劃和網頁設計等全部建站業務根據市場目標國的需求進行定制,以消除語言和文化障礙的過程。寶潔公司為實現其本地化戰略,更是將其網站分布在55個國家和地區③。全球范圍內非常知名的網站,包括一些商業網站公司,到中國來做,為什么水土不服,而相反,中國本土的網站非常成功。簡單來說,我們中國市場有文化特色,我們本土的企業可能更適應一些。
Thomas L. Dwyer稱[4],南美洲、中東及亞太區網民數字正在大幅增加中,并將很快超越美國及其它英語地區的網民,成為網絡世界中的主導力量。只有將網站進行本地化,根據本地文化、民俗、交易習慣而度身定做,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客戶。事實上,Forrester的資料顯示,將網站本地化可令企業在當地的電子商務收入增長3倍之多!
Thomas L. Dwyer指出[4],倘若網站用的是網民的母語,網民通常會逗留多一倍的時間。此外,網民的購買欲望會增長4倍,原因是他們能更好的了解該公司及其貨品。相反,如果網站使用的是其它語言,退貨率也會增加。Aberdeen資料顯示,非母語網站的退貨率高達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