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戰略 | 跨國戰略 | |
定義 | 總部強化對各國子公司的控制,努力使經營冗余最小化,從而實現全球范圍內經濟效率、學習能力貨物整合能力最大化。相比跨國本土化戰略更強調總部對國際運營活動的協調與控制,并要求總部管理者對企業全球范圍內的運營活動負責,研發生產等活動集中在公司總部,管理者傾向將全球視為一個大市場 | 在保留足夠集權控制以確保提高效率和學習能力的同時,努力對本地需求做出更快響應。跨國戰略在結合跨國本土化戰略和全球戰略優點的同時,盡可能克服二者缺點,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可根據需要在本土化和標準化之間選擇。 |
特征 | 高標準化低本土化 | 高標準化高本土化 |
適用企業 | 全球整合的需要強烈而本土化響應需要較弱;由于跨國本土化劣勢不得不放棄跨國本土化戰略 | 企業面臨高的全球整合壓力與本土化響應壓力。 |
結構 | 產品型/職能型組織結構 | 矩陣型組織結構 |
細分 | 全球大市場; | 國際交叉面(一群顧客); |
進入 | 全球采購+FDI | 出口+全球采購+特許經營+FDI |
優點 | 1利用經驗曲線效應,不能積累國際化的經驗和知識;2利用區位經濟3提供更多機遇和機會4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降低運營成本,實現規模經濟5有利于統一產品形象,打造國際品牌增強對價值鏈活動的控制和管理 | 優點/實現方式:1利用經驗曲線效應;2利用區位經濟;3利用規模經濟效應,精簡采購,將生產集中在優勢最明顯的地方4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營銷和其他價值鏈活動;5優化本土化響應和靈活性6為全球學習和知識傳遞提供便利7在全球整合背景下應對其競爭對手 |
缺點 | 全球性協調管理難度大;本土化響應不夠靈活;忽視當地消費者差異性偏好和需求 | 因組織問題而難以實施:總部控制和本土化響應之間難以維持品平衡。 |
國際戰略/國內復制戰略 | 多國戰略/跨國本土化戰略 | |
定義 | 企業認為國際業務與國內業務相分離的,且國際業務重要性次于國內業務,將國際業務視作延長國內產品生命周期和在國外市場復制國內市場上成功的方式。 | 在各個國外市場建立子公司或加盟公司,同時給予各國子公司較大自主權,允許其獨立經營以快速做出本土化響應,強調和重視各個國家市場之間的差異性 |
特征 | 低標準化低本土化 | 低標準化高本土化 |
適用企業 | 企業沒有的核心能力,規模小,并且企業面臨的全球整合壓力和本土化響應壓力都相對較弱。 | 本土化響應壓力大而全球整合壓力壓力低,采取多國戰略最為有效 |
結構 | 出口部/早期國際部(職能型組織結構的一種) | 區域型組織結構/海外子公司 |
細分 | 國際市場面(一組國家) | 一國一市場; |
進入 | 出口+部分FDI | 特許經營+FDI |
優點 | 1易在相似國外市場復制國內成功的模式 2延長產品周期,增加銷量,擴大市場,提高盈利3方式簡單,成本和風險較低 | 1可以根據地區差異更改產品生產銷售模式和企業管理方式,更易適應當地市場需求2更容易被東道國接受,成為本土化企業享受優惠政策并繞過貿易壁壘 |
缺點 | 1不能利用經驗曲線效應,不能積累國際化的經驗和知識2不能利用區位經濟效應和規模經濟效益3依賴國外合作伙伴,無法控制銷售渠道也不了解市場,無法形成國外市場的競爭優勢,只是國際化初始戰略 | 1本土化戰略容易和總司總部戰略沖突和偏差,缺乏一致性;2公司內部存在知識、信息和經驗等隔閡和壁壘,降低了規模經濟3機構臃腫、生產效率低下、產品種類繁多,國際運營成本過高 |
杭州市濱江區偉業路3號
業務熱線(微信同號):18143453325
業務郵箱:2848414880@qq.com
業務QQ:2848414880